从煤矸荒坡到“聚宝盆”:王益区的致富妙招
				2025年11月04日
				字数:464
				
			
		  ■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刘莉莉
“以前,偷砍树、乱倒垃圾的事时有发生;现在,村民们主动巡山护林。去年,光积分兑换就发了2000多件日用品。”站在铜川市王益区常家河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的观景台上,常家河村党总支书记王军科感慨道。而这正是对王益区新农村生态蝶变的生动注脚。
为解决村民参与度低的问题,2024年以来,常家河村将积分制运用到乡村治理中,把环境卫生、植树护林等8类33项事务量化为积分,这些积分不仅可以兑换生活用品,还能与年终分红挂钩。2024年5月,常家河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揭牌,通过公检法联动的方式为生态护航,昔日“脏乱差”的村庄获评“王益区人居环境示范村”。常家河村贯彻“要致富,先修路”的理念,将绿水青山变成致富“聚宝盆”。2025年,该村新修生产道路4925平方米,维修70立方米蓄水池1座,安装生态围网750米,为农产品运输提供了便捷条件。常家河村积极建设“常家乐”新品种高产示范果园,引进秦脆、瑞雪、瑞香红等新优品种,探索培育发展富硒苹果,并定制专属包装。截至目前,常家河村2200余亩种植园年产优质苹果4500余吨,年产值达2700多万元,带动3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
	“以前,偷砍树、乱倒垃圾的事时有发生;现在,村民们主动巡山护林。去年,光积分兑换就发了2000多件日用品。”站在铜川市王益区常家河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的观景台上,常家河村党总支书记王军科感慨道。而这正是对王益区新农村生态蝶变的生动注脚。
为解决村民参与度低的问题,2024年以来,常家河村将积分制运用到乡村治理中,把环境卫生、植树护林等8类33项事务量化为积分,这些积分不仅可以兑换生活用品,还能与年终分红挂钩。2024年5月,常家河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揭牌,通过公检法联动的方式为生态护航,昔日“脏乱差”的村庄获评“王益区人居环境示范村”。常家河村贯彻“要致富,先修路”的理念,将绿水青山变成致富“聚宝盆”。2025年,该村新修生产道路4925平方米,维修70立方米蓄水池1座,安装生态围网750米,为农产品运输提供了便捷条件。常家河村积极建设“常家乐”新品种高产示范果园,引进秦脆、瑞雪、瑞香红等新优品种,探索培育发展富硒苹果,并定制专属包装。截至目前,常家河村2200余亩种植园年产优质苹果4500余吨,年产值达2700多万元,带动3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