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的爱

2025年10月27日 字数:1103

  (图片由AI生成)

  ■罗光辉
  炎炎夏日,我和妻子走进了白云深处,探访了妻子年轻时待过的许多地方。我们拥山水入怀,每一次呼吸,都觉得很舒服。
  清晨,太阳缓缓地从山顶升起,旭日的金辉光芒四射,一群白鹭兴奋地在半空中飞来飞去。紫薇树旁,妻子在跳舞,她要我给她录视频。踢腿、扭腰、旋转。《梁祝》舞曲,琴声幽婉,一卷爱情的经典簌簌展开,片片秋英花瓣点缀其间,馥郁的清香透着几分凉爽。香气袅绕,如薄薄的雾气弥漫在我们身边,花醉,人亦醉,一醉就是千年。衣袂翻飞如蝶,眉眼皆是深情,她跳得很投入,也很像那么回事。我移动着手机,录下了轻盈的身影,录下了携手前行的缱绻,也录下了我们的爱。
  “不行,不行,有一个动作好像不对,重来。”调整情绪,调整角度,一遍,一遍,又一遍,我知道,妻子的兴趣爱好你若不耐烦地配合那会不愉快的,爱的表达要有足够的重复和再来。
  风,轻柔地翻动着树叶,喃喃细语,温柔极了。看着刚录好的视频,我的思绪回到了青春岁月。
  49年前,妻从云雾缭绕的靖安东源水电站寄我一片树叶,那是一片青黄的银杏叶。那片树叶,后来成了一枚书签,至今还夹在我用一块绸布包好的《现代汉语词典》里。那是我心爱的一本书,那本书,是我当兵提干时用第一个月领到的工资在福建石狮新华书店购买的。收到那枚树叶时,读着书信,我心情激动:书是树吗?树叶夹进书中,会开花吗?没想到,银杏叶的飘然而至,让我的书,不分季节地开出了一朵一朵思念的花……
  山是沉默的,水是喧腾的,山里的小楼是运动变化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原东源水电站在喧腾里诞生,电站有一座小楼,1976年,妻子走进了这座小楼,小楼两层,有医疗室、图书阅览室和广播室,妻子在这儿放飞着自己的青春梦。1977年的夏天,我也登上了这座小楼,那时,这儿有一批热血沸腾,充满活力的建设者,那时,这里很热闹。人们仰头望着新架的电线,仿佛望见了被点亮的未来。
  一晃,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今天,我和妻子又走近了这座小楼,电站耸立在岁月的风雨里。厂房尚在,小楼也在,厚重铁门上的铁锁已经锈成沉默的疙瘩,小楼也被铁栏围了起来。门缝里窥看,厂部浮沉着微尘,往厂区看,只见野草与藤蔓争相攀附,有点荒凉,唯有机房里,还有“隆隆”的机器声,沟河里的水还在“哗啦啦”地流淌着,这是大自然赠给人类的瑰宝,这是电站鲜活的脉动。
  机房边偶遇从山外面嫁过来的温姑娘,她很热情,泡茶、切西瓜,带我们参观,给我们讲电站的变迁,在讲述电站沧桑变化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比较复杂。
  河里的水,以其原有的从容节奏,撞击和洗亮着每一块河石,映照着每一片沉重的羽翼。
  要离开了,我把手机伸进铁网,完整地拍下了小楼,拍下了这座曾经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小楼,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是我初恋的地方。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