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随笔

2025年10月22日 字数:1466
■闲者

  西安开元公园,占地总面积为145.5亩,位于西安市凤城九路和十路之间、开元路东侧,是在薛家寨汉墓群遗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开放式免费城市公园。
  它像一块被时光打磨的玉,一半浸着西汉月光,一半盛着现世烟火,悄无声息地熨帖着晨练人的心境。
  天刚下过雨,早晨的公园更显清透。从公园南侧入口进去,最先撞入眼帘的是开阔的草坪,草叶凝着晨露与雨珠,风一吹便滚入泥土之中,带着清冽的湿气。草坪中央,几位管护人员推着割草机正在作业,“嗡嗡”声响中,青草碎末混着雨水气息,漫开淡淡清香,修剪过的草坪如精心梳理的绿毯般,边缘齐整。
  沿健步道前行,便是公园的核心区域——7座静静卧着的汉代墓冢。据考古推测,墓主人身份显赫,封土高达数米(最高的达10米),周边曾出土“长乐未央”“长生无极”等瓦当,印证了其尊贵。只是史书无详载,墓主人的身份至今成谜。
  上世纪70年代前,墓葬群周边尚显原始。随着城市快速发展,2017年开元公园启动建设,2018年建成开放,成了西安城北融合历史遗迹与现代休闲的开放式公园。园内7座汉墓呈不规则排列,部分因岁月侵蚀已连为一体,目前仍有3座处于围挡保护中。它们不似别处古迹般张扬,无高大碑刻,也无繁复纹饰,仅覆一层浅草,像大地隆起的温柔脊梁。墓冢边缘绕着矮冬青,轻作界定,不遮视线;冬青外是细竹与鸢尾,竹影婆娑,淡紫色的鸢尾花与墓冢沉静相映。
  晨练老人轻放的脚步、孩童绕开的身影,都是与过往的温柔对话,唯有偶尔掠过的风,带着古意轻诉过往。公园内有1.1公里长的环形健身步道,配有48处健身器材,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四周活动场地随着晨昏四季,酿出不同热闹与诗意。
  随着匆匆的脚步,公园西南角早已传来乐声——一半是广场舞队伍踩着《好日子》的节奏,大妈们身着亮色舞服,红绸在身前身后画出热烈弧线,另一半是新疆舞的悠扬曲调,大叔大婶们伴着冬不拉节奏抬手转肩,裙摆旋成绽放的花,引得路人跟着驻足晃肩。
  公园东南角更显热闹,踢毽子、打羽毛球、练太极的人们各得其乐。扭秧歌的姐妹挥舞红绸扇翩跹,扇面拂过草尖露珠,碎光如星屑般洒落。健身区打太极拳的老者,拳脚震得石桌上印着“我爱中国”的搪瓷缸子轻晃,菊花茶香与晨雾缠绵升腾。
  公园西北角同样热火朝天。陕北秧歌队的姐妹们跟着鼓点踏着舞步,红绸扇起落间,与东南角的秧歌队伍遥相呼应;跳西藏锅庄舞的姐妹们,舞姿优美流畅,似山水间的流动,细腻自然的肢体语言透着灵动的美感。
  公园中心的空地上,几位老人提笔在石板上练字,笔尖蘸着清水在青石板上留下墨痕,转瞬就被晨风吹干,只余淡淡水痕,似在书写时光轮回。公园深处的梅林下,不仅有练嗓子的、吼秦腔的,还有戴眼镜的年轻人捧着书默读,书页轻翻间,长影与晨练者形成鲜明对比。
  天渐渐亮了,晨练的人也多起来了。提鸟笼的老者、推婴儿车的年轻妈妈、穿运动服的跑者、玩健身器材的老人,脸上都带着晨露般的清新,似在公园中汲取生命的力量。在这氛围里,我亦触到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靠近南门东侧的自由市场,此时早已人声鼎沸。商户们开着小三轮车,将带着露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摆得满满当当,吆喝声此起彼伏。晨练结束的人们收起器材,直奔早市,实现锻炼和采购两不误。晨练完买点鲜菜,回家正好做早饭;跳完广场舞顺便带点东西回去,省得跑市场。刚买的蔬菜、食物挂在胳膊上,随脚步轻盈晃动,满是烟火气。
  太阳升起,晨雾散去,公园愈发明亮。沿原路返回,回头望去,公园内的7座汉墓仍静静卧着,诉说着过往故事。而公园内晨练的人们,在古老与现代的交融里,享受着当下的生活。开元公园不只是休闲场所,更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纽带,让人们在忙碌中感受岁月沉淀与生命不息。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