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区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2025年10月15日
字数:781
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任磊 林高宏)日前,记者从商洛市商州区获悉,今年以来,商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服务下沉、精准对接、数字赋能”为抓手,精心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将岗位、技能和关怀送到群众“家门口”。
商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全区就业资源进行系统性梳理与整合,创新性地打造了7个“家门口”的就业服务驿站,并将驿站选址在大型移民搬迁点周边,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在城区,则以“万达广场+零工市场+就业中心”为金三角,构建起便捷高效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同时,该局还在三大核心产业园区设立了“人社服务工作站”,将服务前置到生产一线。如今,一个由“3个园区工作站、3个城区零工驿站、7个搬迁点驿站、18个镇(街道)驿站”构成的“3+3+7+N”立体化服务网络已然确立,再加上遍布各村(社区)的就业社保信息员,真正实现了就业服务的无死角、全覆盖。
商州区以企业和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在供需两端架起了一座高效对接的“连心桥”:在企业端,建立重点企业“缺工即应”快速响应机制;在群众端,不仅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介等基础服务,更着眼于提升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精准开设了电工、家政、叉车司机等热门技能培训班43期,培训1745人。
在数字化浪潮下,商州区积极拥抱变革,依托“秦云就业”平台,将服务从线下延伸至云端,不仅发布16期用工信息,提供8000余个岗位,还组织了12场线下小型招聘会,让求职者足不出户即可“掌上择业”,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覆盖面。
此外,商州区还特别关注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对其实施“一对一”精准就业援助。截至9月底,全区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11.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口3004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0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99人,均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
从织密网络到精准对接,再到数字赋能与温情关怀,商州区正以实际行动,将就业服务这件民生大事办实、办好。
商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全区就业资源进行系统性梳理与整合,创新性地打造了7个“家门口”的就业服务驿站,并将驿站选址在大型移民搬迁点周边,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在城区,则以“万达广场+零工市场+就业中心”为金三角,构建起便捷高效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同时,该局还在三大核心产业园区设立了“人社服务工作站”,将服务前置到生产一线。如今,一个由“3个园区工作站、3个城区零工驿站、7个搬迁点驿站、18个镇(街道)驿站”构成的“3+3+7+N”立体化服务网络已然确立,再加上遍布各村(社区)的就业社保信息员,真正实现了就业服务的无死角、全覆盖。
商州区以企业和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在供需两端架起了一座高效对接的“连心桥”:在企业端,建立重点企业“缺工即应”快速响应机制;在群众端,不仅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介等基础服务,更着眼于提升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精准开设了电工、家政、叉车司机等热门技能培训班43期,培训1745人。
在数字化浪潮下,商州区积极拥抱变革,依托“秦云就业”平台,将服务从线下延伸至云端,不仅发布16期用工信息,提供8000余个岗位,还组织了12场线下小型招聘会,让求职者足不出户即可“掌上择业”,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覆盖面。
此外,商州区还特别关注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对其实施“一对一”精准就业援助。截至9月底,全区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11.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口3004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0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99人,均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
从织密网络到精准对接,再到数字赋能与温情关怀,商州区正以实际行动,将就业服务这件民生大事办实、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