芫荽之味
2025年10月14日
字数:1210
■张筠
对于喜爱美食的人来说,冷热荤素调配的菜品里,怎么少得了芫荽。
在菜市场嫩绿、葱绿、翠绿、碧绿的一众蔬菜间,总能看到芫荽纤巧秀气的身影。柔细的茎,翡翠的色泽,羽状锯齿形叶片,像做工精致的迷你公主裙。我捻起两三棵,美滋滋地将它们带回家,午餐的碗碟里,便会有特别而迷人的香味四处弥散。
芫荽俗称香菜,不过千家万户皆知香菜,对芫荽之名却不甚了了。当年张骞出使西域时,从中亚和地中海一带千里迢迢带回的种子里有胡荽一味,南北朝后赵开国皇帝石勒认为自己是胡人,胡荽听起来不甚顺耳,遂下令改名原荽,后演变为芫荽。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对芫荽的栽培技术和腌制方法有详细记载;晋代文学家潘岳的《闲居赋》中也有“堇荠甘旨,蓼荽芬芳”的句子;明代农学家王象晋的《群芳谱》中更称其“甚香美脆嫩”。芫荽自古便被视为一种极佳的提味菜。
时至今日,无论是东北的炖菜、山东的羊汤、四川的火锅、云南的米线,芫荽都是点睛之笔。还有亚洲的烩菜、中东的沙拉、地中海的馅饼、墨西哥的莎莎酱,芫荽均十分贴心地做了这些菜品的灵魂伴侣,提色增香,美观诱人,成为餐桌上的百变精灵,被誉为“香叶绿宝石”。
然而芫荽之味,一直都存在爱与不爱之争,喜欢它的人甚觉鲜美,可以终日为食;不喜欢的人则闻之色变,敬而远之。我对芫荽从讨厌到喜欢也经历了漫长的时光。记得刚懂事时初见芫荽,那股冲鼻的味道,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十分厌恶的臭虫,这虫子不小心触碰到,手指便会被臭味污染,怎么洗也洗不掉。我皱着眉头问母亲:这么难闻的叶子怎么会叫香菜?母亲却说:这么新鲜的香味当然叫香菜了!母亲对芫荽情有独钟,每每做饭时,不是往汤面锅里撒一大把,就是在凉拌菜时捏一小撮,让我简直忍无可忍,宁愿饿着肚子也拒食,母亲只能小心翼翼,甚至有时不得不为我另起炉灶。
成年后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四方食事》,颇有会心之处。文中说:“我原来不吃芫荽(香菜),以为有臭虫味。一次,我家所开的中药铺请我去吃面——那天是药王生日,铺中管事弄了一大碗凉拌芫荽,说:‘你不是什么都吃吗?’我一咬牙吃了。从此我就吃芫荽了。后来北地,每吃涮羊肉,调料里总要撒上大量芫荽。”正如汪先生所言:“有些东西,本来不吃,吃吃也就习惯了。”的确,人的口味是随着生活的迁移和阅历的丰富而不断转变的,况且生活本来就丰富多样,像人生中的苦辣酸甜,各种滋味都得尝一尝。
细想想,我开始接纳并喜食芫荽,应该是在母亲去世之后,人生经历了许多坎坷磨砺,对生活有了重新的认识和体悟。思想的成熟也带来了感官的变化,我发现自己的味觉变得包容和多元起来,以前不喜食的诸如芹菜、豆腐、苦瓜等蔬果原来如此醇香可口,尤其是芫荽,那份清新又热烈的香味,犹如在味蕾上跳起优美的舞蹈,芬芳馥郁、甘美迷人。不过内心还是觉得因了母亲对芫荽的青睐,我才会爱屋及乌,最终爱上芫荽,这也是对母亲最真切的怀念吧。
外出聚餐,看到刚端上桌的菜品点缀了几片芫荽嫩叶,那一抹绿意,那一份清香,简直爱煞人!
对于喜爱美食的人来说,冷热荤素调配的菜品里,怎么少得了芫荽。
在菜市场嫩绿、葱绿、翠绿、碧绿的一众蔬菜间,总能看到芫荽纤巧秀气的身影。柔细的茎,翡翠的色泽,羽状锯齿形叶片,像做工精致的迷你公主裙。我捻起两三棵,美滋滋地将它们带回家,午餐的碗碟里,便会有特别而迷人的香味四处弥散。
芫荽俗称香菜,不过千家万户皆知香菜,对芫荽之名却不甚了了。当年张骞出使西域时,从中亚和地中海一带千里迢迢带回的种子里有胡荽一味,南北朝后赵开国皇帝石勒认为自己是胡人,胡荽听起来不甚顺耳,遂下令改名原荽,后演变为芫荽。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对芫荽的栽培技术和腌制方法有详细记载;晋代文学家潘岳的《闲居赋》中也有“堇荠甘旨,蓼荽芬芳”的句子;明代农学家王象晋的《群芳谱》中更称其“甚香美脆嫩”。芫荽自古便被视为一种极佳的提味菜。
时至今日,无论是东北的炖菜、山东的羊汤、四川的火锅、云南的米线,芫荽都是点睛之笔。还有亚洲的烩菜、中东的沙拉、地中海的馅饼、墨西哥的莎莎酱,芫荽均十分贴心地做了这些菜品的灵魂伴侣,提色增香,美观诱人,成为餐桌上的百变精灵,被誉为“香叶绿宝石”。
然而芫荽之味,一直都存在爱与不爱之争,喜欢它的人甚觉鲜美,可以终日为食;不喜欢的人则闻之色变,敬而远之。我对芫荽从讨厌到喜欢也经历了漫长的时光。记得刚懂事时初见芫荽,那股冲鼻的味道,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十分厌恶的臭虫,这虫子不小心触碰到,手指便会被臭味污染,怎么洗也洗不掉。我皱着眉头问母亲:这么难闻的叶子怎么会叫香菜?母亲却说:这么新鲜的香味当然叫香菜了!母亲对芫荽情有独钟,每每做饭时,不是往汤面锅里撒一大把,就是在凉拌菜时捏一小撮,让我简直忍无可忍,宁愿饿着肚子也拒食,母亲只能小心翼翼,甚至有时不得不为我另起炉灶。
成年后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四方食事》,颇有会心之处。文中说:“我原来不吃芫荽(香菜),以为有臭虫味。一次,我家所开的中药铺请我去吃面——那天是药王生日,铺中管事弄了一大碗凉拌芫荽,说:‘你不是什么都吃吗?’我一咬牙吃了。从此我就吃芫荽了。后来北地,每吃涮羊肉,调料里总要撒上大量芫荽。”正如汪先生所言:“有些东西,本来不吃,吃吃也就习惯了。”的确,人的口味是随着生活的迁移和阅历的丰富而不断转变的,况且生活本来就丰富多样,像人生中的苦辣酸甜,各种滋味都得尝一尝。
细想想,我开始接纳并喜食芫荽,应该是在母亲去世之后,人生经历了许多坎坷磨砺,对生活有了重新的认识和体悟。思想的成熟也带来了感官的变化,我发现自己的味觉变得包容和多元起来,以前不喜食的诸如芹菜、豆腐、苦瓜等蔬果原来如此醇香可口,尤其是芫荽,那份清新又热烈的香味,犹如在味蕾上跳起优美的舞蹈,芬芳馥郁、甘美迷人。不过内心还是觉得因了母亲对芫荽的青睐,我才会爱屋及乌,最终爱上芫荽,这也是对母亲最真切的怀念吧。
外出聚餐,看到刚端上桌的菜品点缀了几片芫荽嫩叶,那一抹绿意,那一份清香,简直爱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