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我生命的滋养

2025年10月09日 字数:915

  (图片由AI生成)

 ■翟红芳  
  陈忠实先生曾说,作家要有一根对文字敏感的神经。我想,我大概有幸也有一根吧。小时候家里是没有文学书籍可读的,去邻居家玩,发现有《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等旧书,拿起来一看,就舍不得丢下。邻居小孩不让我拿走,我就在邻居家如饥似渴地看,常常忘记了时间,直到睡觉时母亲找不到我,在街道上大声呼唤,我才恋恋不舍地跑回家。因为是别人家的书,不能拿走,我就特别用心,恨不得把每一句都装进脑子里,这样也就养成了我过目成诵的好记性。
  后来阅读胃口越来越大,不管哪个小伙伴有书,我都想方设法讨来看。有了广播后,每天中午十二点到一点长篇小说连播,我雷打不动边吃饭边听小说。书里那些美好的文字积淀在我的心里,浸润了我的笔端,我的作文常常画满了红圈,被老师当成范文。从小学到中学,只要写过一两次作文后,语文老师就要询问我的名字,我也以作文写得好,渐渐闻名全校。
  那时候我也开始偷偷做起了作家梦,直到上了师范,同学里比我作文写得好的不乏其人,文选老师对我也不是特别青睐,我才渐渐不敢骄傲了。后来就有机会读到大量中外文学作品,知道了自己离作家的距离还很遥远。
  走上工作岗位后,在成人世界里摸爬滚打,才知道生活有多么艰辛。我们身陷不完美的生活,严寒袭来,且用文字织一方厚实温暖的素锦,包裹自己;伤害袭来,且用文字筑一道铜墙铁壁,让自己在心灵的避难所尽情宣泄,让生命得到疗愈和滋养,变得积极向上,坚强乐观起来。
  我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让忙碌的自己不断与宁静的自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自己不断接受理智的自我批判,让狭隘的自己不断接受道德的自我审查。我感觉写作的过程就好像和一个最信赖的朋友聊天,仿佛超越了时间和性别,超越了周围物质的世界。心情愉悦时,每次书写都是心间清泉汩汩流淌,抒发着对生命的感恩,歌唱着生活的馈赠,叙写着人间的温暖。心情灰暗时,我更是信马由缰,每次迅疾的书写都是一次心灵的排毒,在书写中疗愈心灵的伤害,忽略生活的阴暗,忘却生命的疼痛。
  我觉得人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才能变得坚韧、宽容、充盈。这个爱好也能将生命牢牢系住,生命才不至于飘忽、无聊。有了文学的爱好和追求,我的生命就有了着落,有了寄托,有了投注。文学于我来说,就是生命的滋养。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