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多举措加强“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供给
织密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网
2025年09月25日
字数:1115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9月2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我省加强“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供给的具体举措与成效。当前,陕西正从“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生命起点守护”三大维度发力,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优化服务供给,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聚焦“老有所养”: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迈新步
陕西将医养结合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抓手,通过政策完善、部门协同与服务扩容,推动医疗与养老资源深度融合;政策层面,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五床联动”模式(家庭养老床位、养老机构床位等互通共享),打通老年人全链条服务壁垒;部门协作上,省卫生健康委与民政厅签署协调机制协议,深化乡镇卫生院与养老院“两院”融合,优化服务设施布局。
服务保障方面,陕西老年医疗资源配置持续优化。截至目前,全省有23家老年病医院、28家康复医院,90.29%的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建成2340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52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同时,“十四五”期间已建设546家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为特殊老年群体提供上门巡诊、康复护理服务;全省医养结合机构达347家,较2021年增长41.06%,老年人医疗服务可及性显著提升。
聚焦“幼有所育”: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速构建
为缓解“入托难、入托贵”,陕西将托育服务纳入重要民生工程,多维度扩大供给、强化监管。政策支撑上,省政府印发实施意见,明确29项优惠政策,涵盖房租减免、税费减免、水电气热按居民价执行等,还将托育服务纳入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
资源供给方面,2024~2025年争取中央资金1.62亿元支持公办托育机构建设,推动幼儿园与托育服务资源整合,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等多元模式。目前,全省有2554家托育服务机构,托位总数达18.02万个。此外,陕西通过常态化安全检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规范托育机构运营,并开展宣传月、公益大讲堂等活动,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聚焦“生命起点”:全链条守护儿童健康
陕西以《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为指引,推动儿童健康服务从“保生存”向“促发展”转变。2024年,全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2.25%、3.49%,较“十三五”末下降超19%,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西部前列。
在新生儿安全保障上,依托“省市县贯通”的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危重新生儿“早识别、早转运、早救治”;婚前、孕前等4道出生缺陷防治关口筑牢,相关筛查率均超95%,“双筛”工程7年干预万余例出生缺陷。儿童早期发展领域,建成3个国家级、31个省级示范基地,在56个脱贫县实施营养改善项目,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达98.31%。针对近视、龋齿等问题,陕西率先推出“明眸皓齿”行动,建立“医校协同”机制,推进全流程防控。
聚焦“老有所养”: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迈新步
陕西将医养结合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抓手,通过政策完善、部门协同与服务扩容,推动医疗与养老资源深度融合;政策层面,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五床联动”模式(家庭养老床位、养老机构床位等互通共享),打通老年人全链条服务壁垒;部门协作上,省卫生健康委与民政厅签署协调机制协议,深化乡镇卫生院与养老院“两院”融合,优化服务设施布局。
服务保障方面,陕西老年医疗资源配置持续优化。截至目前,全省有23家老年病医院、28家康复医院,90.29%的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建成2340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52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同时,“十四五”期间已建设546家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为特殊老年群体提供上门巡诊、康复护理服务;全省医养结合机构达347家,较2021年增长41.06%,老年人医疗服务可及性显著提升。
聚焦“幼有所育”: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速构建
为缓解“入托难、入托贵”,陕西将托育服务纳入重要民生工程,多维度扩大供给、强化监管。政策支撑上,省政府印发实施意见,明确29项优惠政策,涵盖房租减免、税费减免、水电气热按居民价执行等,还将托育服务纳入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
资源供给方面,2024~2025年争取中央资金1.62亿元支持公办托育机构建设,推动幼儿园与托育服务资源整合,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等多元模式。目前,全省有2554家托育服务机构,托位总数达18.02万个。此外,陕西通过常态化安全检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规范托育机构运营,并开展宣传月、公益大讲堂等活动,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聚焦“生命起点”:全链条守护儿童健康
陕西以《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为指引,推动儿童健康服务从“保生存”向“促发展”转变。2024年,全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2.25%、3.49%,较“十三五”末下降超19%,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西部前列。
在新生儿安全保障上,依托“省市县贯通”的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危重新生儿“早识别、早转运、早救治”;婚前、孕前等4道出生缺陷防治关口筑牢,相关筛查率均超95%,“双筛”工程7年干预万余例出生缺陷。儿童早期发展领域,建成3个国家级、31个省级示范基地,在56个脱贫县实施营养改善项目,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达98.31%。针对近视、龋齿等问题,陕西率先推出“明眸皓齿”行动,建立“医校协同”机制,推进全流程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