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果满仓话丰收
宁陕县打出“组合拳”护航粮果丰产增收
2025年09月24日
字数:1179

丰收的喜悦。
■记者 向博 通讯员 马亦灵 程家丽 胡晓雪 文/图
金秋九月,位于秦岭南麓的安康市宁陕县处处涌动着丰收热潮。江口回族镇300余亩鲜食玉米田里,装满饱满果穗的竹筐在田埂堆成金色小山;梅子镇的猕猴桃园内,沉甸甸的果实压弯枝条,果农穿梭其间采摘正忙;筒车湾镇天麻种植基地中,铁锹翻动泥土,品质优良的天麻接连出土,农户笑声回荡山间;城关镇周边稻田里,收割机轰鸣着穿梭在金色稻浪中,新粮不断涌入谷仓,一幅粮果满仓的丰收图景在宁陕大地铺展开来。
这份丰收答卷格外亮眼。据统计,2025年宁陕县秋粮总产量1.07万吨,同比增长5.7%,玉米亩产276.59公斤,同比增长0.3%,水稻亩产497.46公斤,同比增长0.89%,大豆亩产120.86公斤,同比增长0.6%;天麻、猪苓等中药材鲜品产量1.9万吨。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宁陕县围绕农业生产全周期开展的科学部署与贴心服务,为粮食安全和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破解农户“经验种植”难题,宁陕县今年初便组建由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骨干和省、市专家构成的“科技服务团”,推行“专家+县镇技术员包抓到村”技术服务模式。春耕以来,服务团深入全县11个镇68个行政村,开展农作物种植技术培训136场,覆盖农户6800余人次,手把手传授选种、育苗、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还发放5000余份技术手册。同时,县里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在江口回族镇江河村、城关镇渔湾村等地打造7个标准化粮油种植示范点,引进12个优良品种,让农户跟着“样板田”学技术。
宁陕县农业林业和水利局局长郑常涛表示,为确保农业生产不误农时,县里提前制定《宁陕县支持农林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措施(试行)》《2025年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工作方案》,还下发《关于包抓到村开展粮油及鲜食玉米种植技术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农业抗旱救灾技术帮扶指导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将春耕、夏管、秋收各环节的时间节点、重点任务细化到镇、村,通过多渠道推送至农户手中。
今年春耕期间,该县提前组织农资经销商储备良种30万公斤、化肥800吨、农药20吨,保障生产物资充足供应。针对山区地块分散、耕作难度大的问题,协调农机合作社投入380余台(套)农机具开展“农机下乡”服务,大幅提升了耕作效率。
此外,宁陕县还推广《水稻“两增一控”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在选用优质高产品种的基础上,将水稻亩插密度增加到1.3万穴以上,亩插基本苗增加到8万苗以上,结合晒田控苗技术,实现亩有效穗杂交稻达18万穗以上、常规稻达22万穗以上的高产群体结构,有效推动水稻单产提升。
9月15日,宁陕县城关镇麻庄村农户刘玉新的4亩水稻田迎来丰收。连日晴好,他天刚亮就带着收割机下田,金黄的稻穗卷入机器,脱粒后的稻谷装满麻袋,在田埂上堆成小山。
夏管期间,宁陕县及时召开田间会,组织50余名农技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户使用“人工除草+生物除草剂”的方法,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据悉,2025年宁陕县水稻种植面积7050亩,预计总产量可达3425吨,秋粮丰收有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