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将迎新一轮强降雨
省防总紧急部署防汛应对工作 要求坚决转移危险区域群众
2025年09月16日
字数:800
■记者 刘珺
9月14日,记者从陕西省气象台获悉,陕西将于9月15日开启新一轮秋雨过程,主要降水时段集中在15日夜间至16日白天、17日白天至18日夜间,9月15日至21日累计降雨量显著增加。其中,陕北北部10毫米耀55毫米,陕北南部30毫米耀100毫米,关中西部和北部50毫米耀110毫米,关中东部和南部、陕南80毫米耀180毫米,局地可达200毫米以上。
据了解,9月以来,陕北南部、关中大部、陕南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偏多5成到2倍,汉台、甘泉等地降水量偏多近3倍。目前,陕北南部、陕南西部和秦巴山区土壤含水量趋于饱和,中南部河流底水较高。叠加新一轮降雨,关中、陕南发生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城市暴雨积涝、农田渍涝的气象风险极高。
记者从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获悉,省防总已下发通知,就本轮秋雨防范应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通知要求,各市需落实省委、省政府防汛部署,压实市、县、镇、村、组五级防汛责任,按照临灾监测预警叫应与应急响应联动流程,做好雨前预警叫应、雨中转移避险、雨后隐患排查。各级防汛责任人需杜绝侥幸和麻痹思想,细化措施全力应对。
针对本轮秋雨累计量大、持续时间长且与前期降雨重叠的特点,各地要重点排查中小河流超警超保情况,全面核查地质灾害危险点与风险区,尤其关注临坡居住区域、沿山临崖道路,发现隐患立即撤离人员并整改,防范山洪、滑坡、城乡内涝等灾害。
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需加密预警频次,强化会商研判,落实预警信息直达乡镇、村组责任人的叫应反馈机制,确保偏远山区、景区、工地及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重点区域与群体预警全覆盖。
通知明确,要提前研判中小河流及地质灾害风险,及时转移受威胁人员,严格管控涉山涉水景区、落实封山控峪,执行“三个坚决转移、四个一律”要求,做到应撤尽撤、不落一人,同时保障转移群众生活,禁止危险未解除前返回。此外,各级防指及相关部门需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与领导带班制度,及时处置险情、报送信息,杜绝迟报瞒报漏报。
9月14日,记者从陕西省气象台获悉,陕西将于9月15日开启新一轮秋雨过程,主要降水时段集中在15日夜间至16日白天、17日白天至18日夜间,9月15日至21日累计降雨量显著增加。其中,陕北北部10毫米耀55毫米,陕北南部30毫米耀100毫米,关中西部和北部50毫米耀110毫米,关中东部和南部、陕南80毫米耀180毫米,局地可达200毫米以上。
据了解,9月以来,陕北南部、关中大部、陕南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偏多5成到2倍,汉台、甘泉等地降水量偏多近3倍。目前,陕北南部、陕南西部和秦巴山区土壤含水量趋于饱和,中南部河流底水较高。叠加新一轮降雨,关中、陕南发生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城市暴雨积涝、农田渍涝的气象风险极高。
记者从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获悉,省防总已下发通知,就本轮秋雨防范应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通知要求,各市需落实省委、省政府防汛部署,压实市、县、镇、村、组五级防汛责任,按照临灾监测预警叫应与应急响应联动流程,做好雨前预警叫应、雨中转移避险、雨后隐患排查。各级防汛责任人需杜绝侥幸和麻痹思想,细化措施全力应对。
针对本轮秋雨累计量大、持续时间长且与前期降雨重叠的特点,各地要重点排查中小河流超警超保情况,全面核查地质灾害危险点与风险区,尤其关注临坡居住区域、沿山临崖道路,发现隐患立即撤离人员并整改,防范山洪、滑坡、城乡内涝等灾害。
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需加密预警频次,强化会商研判,落实预警信息直达乡镇、村组责任人的叫应反馈机制,确保偏远山区、景区、工地及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重点区域与群体预警全覆盖。
通知明确,要提前研判中小河流及地质灾害风险,及时转移受威胁人员,严格管控涉山涉水景区、落实封山控峪,执行“三个坚决转移、四个一律”要求,做到应撤尽撤、不落一人,同时保障转移群众生活,禁止危险未解除前返回。此外,各级防指及相关部门需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与领导带班制度,及时处置险情、报送信息,杜绝迟报瞒报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