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多举措筑牢农业强市根基
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2025年09月12日
字数:938

阳光讯(记者 杨月锋 文/图)9月11日,记者从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渭南市以建设“六强一富一美”农业强市为目标,通过系统谋划、主体培育与质量提升,推动“一县一业”提质增效,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数据显示,2024年,渭南市水果产量达436.38万吨,蔬菜产量达342.65万吨,瓜果产量达94.54万吨;奶山羊存栏115万只,位列全省第一;肉蛋奶总产量为92.84万吨。目前,全市已培育果品电商企业1500余家、各类“微电商”超万户,形成了“县县有特色、季季有鲜果”的现代化农业格局。作为陕西重要的“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和“奶瓶子”,渭南市粮食和水果总产量占全省20%以上,蔬菜和食用菌占比超15%,多项农业指标持续领跑全省,“陕西粮仓”地位日益巩固。
在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渭南市构建了“强镇为基础、园区为引擎、集群为骨干”的产业生态,推动各类经营主体向产业链集聚。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4家,包括国家级11家、省级104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打造了“白水苹果”等9个水果区域公用品牌和“圣唐乳业”等28个企业品牌,形成品牌协同发展体系。同时,渭南市布局建设了“1+4”五大农产品加工聚集区,培育省级产业化联合体25家、链上主体超4万家,依托744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3571家家庭农场,通过订单、入股等模式将农民嵌入产业链。2022年至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全国水平,2025年一季度增长了6.4%,增势稳健。
在质量安全方面,全市11个农产品质检机构全部通过“双认证”,大荔、澄城、合阳获评“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临渭、富平、蒲城、潼关获得省级示范称号;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超98%,有效认证绿色食品76家、产品94个以及有机农产品73家,全面筑牢质量安全屏障。
产业集聚与品牌建设同样成效显著。渭南市已创建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42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0个;建成省级以上农产品加工示范园5个、农业产业强镇14个。“白水苹果”“大荔冬枣”等7个果业品牌入选“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总价值295.67亿元,年增长9.87%,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此外,渭南市还打造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7个,推出了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23条,有效促进了农业与文旅、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