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警走进陕西师范大学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讲座
为留学生送上交通安全“必修课”
2025年09月12日
字数:989

留学生佩戴上VR眼镜进行酒后模拟体验。
阳光讯(记者 熊玺 通讯员 易阳 文/图)为提升在华留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助力其适应并遵守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9月10日下午,西安市公安局交管支队雁塔大队联合支队法制宣传大队、新城大队及车辆管理大队,共同走进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为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韩国等20余个国家的百余名留学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讲座。
本次活动针对留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语言沟通障碍和对国内交通环境不熟悉的情况,采用“全程双语讲解+沉浸式体验”的模式,确保宣教精准有效。
活动伊始,车管大队民警谢清羽通过清晰的对比表格,图文并茂地向留学生们详细讲解了电动自行车与电动摩托车的区别,包括定义、外观标识、号牌类型、驾驶资格要求以及路权规则等,为留学生在日常出行中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提供了明确、实用的法律指引,从源头上预防因车辆类型混淆而导致的交通违法行为。
在重点交通违法行为解析环节,民警易阳采用了“典型案例视频+法律法规解读”联动的方式。一段段触目惊心的真实事故视频让现场气氛瞬间凝重,留学生们神情专注,深刻直观地感受到交通违法行为的巨大危害。随后,民警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具体条款,对每一种违法行为的认定标准、法律后果及处罚措施进行了逐一的双语解释,强化了留学生对法律威严的认知。
最为引人入胜的环节是“酒后模拟体验”。在民警的双语引导下,留学生们踊跃参与,佩戴上模拟醉酒状态的VR眼镜,尝试完成沿直线行走、拾取物品等简单任务。体验视线模糊、平衡感丧失、反应迟钝等“醉酒”状态,让他们真切体会到酒后驾驶的危险性与不可控性。这种沉浸式体验将“拒绝酒驾”的安全理念从抽象的文字说教转化为难忘的切身感受,取得了远超预期的警示效果。
活动结束后,交管雁塔大队长延堡中队中队长牛伟、指导员李洪安与陕西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李娟进行了座谈交流。双方就如何建立长效警校合作机制、共同引导留学生群体安全文明出行、推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后续系列主题宣教活动的开展达成了初步共识。
下一步,西安交管雁塔大队表示将继续深化警校合作,聚焦留学生出行安全需求,不断优化宣教内容与形式,持续完善多语种宣教材料,让交通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共同营造更加文明、有序、安全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