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全力推进科技、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全市瞪羚企业达893家

2025年09月12日 字数:920
  ■记者 杨涛
  9月11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西安市“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科技局、高新区介绍相关情况。
  据悉,自《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实施意见》年初印发以来,西安市在全省现代化建设大局中主动作为,强化目标牵引,紧盯时间节点,突出省市协同,统筹务实推进,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
  加强高质量科技供给。西安通过“一装置一策”推进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支持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先进技术成果西安转化中心等建设;推行“实验室+产业化公司”模式,支持重大科研平台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和新型管理机制,增强开放共享水平和服务产业能力。为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西安出台《西安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张图”统筹机制,实施大飞机配套、半导体及光子等产业链专项政策。企业培育成效显著,目前全市瞪羚企业达893家、专精特新企业达1254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达2661家。此外,西安还成立全国首家技术经理人学院,培养技术经理人4645名,推动“三项改革”提质增效,形成8项重点改革事项;加强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成立全国首家技术经理人学院,评选“金牌技术经理人”,全市技术经理人达到4645名;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形成8项重点改革事项,“一事项一方案”推进;出台《科技金融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确定11项目标、60条举措。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在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等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果。目前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运控中心正在开展设备搬迁调试,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已全面开工,地环所搬迁及资产置换已启动。聚集19家全国重点实验室,陕西空天动力创新中心即将竣工投用,光子科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实验室被纳入陕西实验室培育体系。
  光子、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智能系统、先进半导体芯片等8个新赛道被纳入工信部国家新赛道培育计划。法士特集团入选全国首批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四叶草安全相关项目获评“国家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典型案例”,欧卡智舶相关产品获批首个“海工级”认证,填补我国深海智能装备标准空白。109家企业和个人获得202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全省占比超30%。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11.6%。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