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廿载守初心 用爱点亮学子前行路

———记周至县广济初级中学教师范敏玲

2025年09月11日 字数:2060
 
范敏玲老师在给学生上课。
  
■记者 杜丽芳 佟怡
  在西安市周至县广济初级中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她二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教育一线,以历史课堂为田,以班主任职责为灯,默默耕耘,静待花开。她,就是学生们口中亲切的“班妈” —— 教师范敏玲。范敏玲任教20多年来,用热爱与坚守、奉献与创新,书写了一段动人的教育故事。
   初心如磐:
  从小立志,用行动回报乡土
  范敏玲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小时候,父母从不让她下地干活,只叮嘱她“好好读书,改变命运”,在她心中埋下了“成为一名教师”的种子。后来老师的关怀和鼓励,让她立志要跟自己的老师一样,为山区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2004年7月,她大学毕业,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到周至县广济初级中学任教。
  那时的校园,校舍简陋、道路泥泞,一间教室挤着70多名学生。但孩子们质朴的眼神、对知识的渴望深深打动了她。“我就是从这样的环境里走出来的,我知道他们需要什么。”范敏玲说。从站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她就告诉自己: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
  她认真备课,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传统板书到多媒体教学,从单向讲授到互动探究,她的课堂总是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她深知历史学科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塑造价值观。她在教学中注重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导向教育,让学生知来路、明去处。
  师爱无痕:
  严慈相济,守护心灵共成长
  在范敏玲看来,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她从教21年,实现了从“班姐”到“班妈”的转变,但那份发自内心的爱,从未改变。
  她秉持“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原则,尤其关注那些特殊家庭的孩子。2016年,班里有个叫小薇(化名)的女生,父母离异后被寄养在婶婶家。由于她缺乏关爱,便开始与社会青年交往,学会了抽烟、喝酒,甚至旷课。有一天,小薇没来上学,还让社会青年冒充家长打电话请假。范敏玲察觉异常,立即根据线索跑到镇上的小旅馆,果然找到了小薇。面对社会青年的威胁,她丝毫没有退缩,紧紧拉住小薇的手跑回了学校。“在回去的路上,我没有责备她,只是轻声告诉她老师有多担心。回到学校宿舍,我给她煮了碗面条,等她吃饱了才慢慢开导她。经过几个月的开导,小薇慢慢戒掉了烟酒,成绩也逐步提升。毕业那天,她抱着我哭得像个孩子,说老师就像妈妈一样。”范敏玲说。
  还有一个叫小萌(化名)的男生让范敏玲特别心疼。他母亲患有智力障碍,父亲腿脚残疾,家庭困难。孩子整天穿着脏衣服,内向自卑,好几次因为营养不良在早操时晕倒。“发现这个情况后,我把他带到办公室,拿出为孩子准备的饼干和牛奶给他吃。从那以后,我的抽屉里总是备着些零食。我还手把手教他洗衣服,告诉他衣服旧点没关系,但一定要干净整洁。”经过3个月的关心和帮助,小萌变得开朗多了,成绩也从班级倒数跃进到中上游。
  奉献如歌:
  舍小为大,无悔选择显担当
  2022年4月,范敏玲的母亲突发脑出血需手术住院。父亲却劝她:“不能耽误学生功课。”她仅利用周末去西安陪护,工作日照常上课。母亲出院后需要长期照顾,重担大多落在妹妹身上。范敏玲内心愧疚,却从未请过一天假。
  范敏玲有时候照顾学生,甚至顾不上自己的孩子。学校寄宿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2015年冬天的一个深夜,已经11点多,宿管阿姨打来电话,说她班上有个孩子突发剧烈腹痛,家长联系不上。范敏玲了解这个学生家住在山上,父母常年在外省打工,只有奶奶在身边。她没有犹豫,立刻和爱人一起将孩子送往医院。检查结果是急性阑尾炎,需立即手术。她陪着孩子的奶奶守在医院,直到第二天孩子手术清醒后才离开。而与此同时,那天凌晨从医院匆忙回家后,才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独自起床上学去了。直到中午,孩子老师打来电话告知,她的孩子没穿保暖裤,在寒冬中冻得发抖、直流鼻涕。当她带着厚衣服赶到孩子学校看见儿子冻红的小脸那一刻,深深的愧疚涌上心头。
  2024年3月,范敏玲因严重胆囊炎和结石发作,上课时疼得冷汗直冒。医生要求立即手术,但范敏玲考虑到九年级学生即将中考,坚持吃药扛到中考结束才做手术。她术后仅15天,其母亲因病情加重离世,未能好好尽孝成为她永远的遗憾。
  “我对不起家人,但无愧于学生。”范敏玲湿了眼眶。正是这份责任感,让她在农村教育一线坚守了20多年,带出了一届届优秀毕业生,所带班级成绩常年位居全县前列。
  创新如炬:
  教研并举,辐射引领共进步
  范敏玲不仅是教学骨干,更是教研先锋。作为政史地教研组组长,她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带头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组织教师研讨新课标、新教法。她主持多项县级小课题,多篇论文获市级奖项,是大家公认的“学习型教师”。
  在同事眼中,她热心谦和、乐于助人,是新教师的“引路姐姐”,也是老同事的“贴心姐妹”。她带动组内教师共同成长,营造了融洽向上的教研氛围。
  二十年春秋,范敏玲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乡村教育。她多次荣获“县级优秀教师”“模范教师”“教学能手”等称号,所带班级屡获评优,中考成绩斐然。但她最珍视的,始终是学生的成长与认可。
  如今,广济中学的校舍已焕然一新,但范敏玲的初心未改。她的故事,仍在继续。
  (图片由受访人范敏玲老师提供)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