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寿险陕西省分公司着力破局“未富先老”难题

2025年09月11日 字数:1086

  当83岁的周先生因脑梗死导致长期卧床完全丧失自理能力,老伴王女士面对巨大的照护需求与费用压力几近绝望时,一张长护险政策宣传折页单改写了这个家庭的命运:通过“上门护理+辅具租赁”组合模式,周先生的褥疮发生率逐渐归零,肌力也得到显著恢复,家庭照护支出下降了90%。
  汉中市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7.71%。在严峻的人口形势下,汉中市政府及医保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积极争取,推动汉中市成为陕西省唯一的长护险试点城市。
  长护险是为了解决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以及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费用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被视为继养老、医疗等险种后的“社保第六险”。2020年,长护险试点城市扩大至49个,汉中市正式入围,成为陕西省唯一试点城市。中国人寿将自身禀赋资源与地缘深耕经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机构、人员、科技”三大优势,组建了汉中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中心,遴选出31名具有护理、康复、保险等专业特长的员工组成团队,开发了“汉中智慧长护系统”,建立起具有“有亲情、有温度、标准化、科技化”特色的长期护理保险管理服务体系;通过探索建立“三多元一带动”的长护险“汉中模式”路径,服务全市40余万名职工群体,有效解决了当地失能职工人员家庭“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为长护险在全省推广运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资金筹集渠道单一是制约长护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该险种最终确定采用“50+30+20”三方共担模式:个人账户年缴50元,医保基金划转30元,财政补助20元。这种结构性设计既分散了基金风险,又符合年人均100元的缴费标准,确保了制度的可持续性。
  汉中市目前实施的“五维照护矩阵”覆盖了居家自主照料、上门服务、机构护理等全场景。其中,“居家自主照料与上门服务相结合”模式让失能人员在依托家人、亲属自主照料的基础上,还能定期享受到护理机构提供的专业的上门服务。这种“基础+可选”的弹性设计是汉中市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对标试点城市经验采纳的,既让失能人员享受到了标准化的生活照护,又解决了其家人在照护亲人和个人收入之间难以取舍的难题,同时还缓解了失能家庭的经济压力和照护负担。
  长护险制度的核心要义是服务。为进一步丰富服务项目与标准,汉中市医保管理部门制定了《汉中市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项目及标准》,明确3大类40项护理服务项目,包括身体护理、生活护理、医疗护理等,所有重度失能者可从中选择7个子项目组合成“服务包”;根据失能等级和护理方式不同,制定了从450元到1620元的15个差别化的支付标准。同时,符合条件的重度失能人员还可以单独或同时获得护理用品、助浴护理、辅具租赁等3个特色服务,满足了不同失能人员的多样化需求,提高了服务的精准性和针对性。
   中国人寿供稿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