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的祝福
2025年09月10日
字数:1566
■侯玲
当年,我的文选老师是陈世卿老师。他在校园里很耀眼,浑身透着气派。他教文学作品选读,读诗诵词让他更儒雅周正。
文选老师五十多岁了,在我的眼里,他就像一棵青松。头发稀疏却整齐地梳成背头,常穿深色西服,偶尔搭个小马甲。他走得轻盈又端正,皮鞋是不沾尘土的。
文选老师除了给我们讲诗词文章,也兼授“三笔字”。每个午自习时,他都要巡回督促我们写毛笔字或粉笔字。遇到谁的书写有问题时,他会半弯着腰,左手轻轻按住衣襟,右手食指做些指点。做握笔示范时,他总小心蘸墨,轻拿轻放。指导我们的粉笔字,每写完字放下粉笔,他总是掏一方纸巾擦拭手指,再接着检查。他对写字的细致让我感动,仿佛写字是要毕恭毕敬才能完成的事情,隆重如祭祀。
他每讲一篇新课文,书写标题和作者姓名从来都用两种笔体。题目是仿宋体,他的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教室里鸦雀无声,成字如印刷般精美。作者名字他都用草书,此时,他握粉笔的右手小拇指微微翘起,两三个字,成竹在胸行云流水,让人赏心悦目。时隔二十多年,我讲了无数篇课文,每次按老师教导写仿宋体的标题和草书的作者名字时,我心里就会记起他,既是感激又感慨。我的学生夸我的板书好时,我也会得意地告诉他们:我的文选老师教得好。
文选老师表扬过我的作文。我写雨后的月季花,“一只只含苞的花蕾,仿佛少女朱唇微启,眼下已美得惊心,真不知道它一旦开口,将会吐露出多么美妙的诗句。”文选老师在这段话下用红笔画圈,旁批:“拟人能揣摩出心思,不易。”我反反复复看老师的批语,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美的言语。可往后,我用了心思写,却再没写出像样子的文章。那唯一的一次表扬,被我成年成年地记住,仿佛刻在树身上的字,随着时光流逝,记忆越来越清晰。这些年我笔耕不辍,哪怕是写一篇教后记,也字斟句酌思考良久,总觉得文选老师在我身后看着呢。我多么期待老师能再用红笔给我点评,这种渴望是孩童对长者一句赞美的等待,我保持了二十多年。可我离开母校后,像风筝断了线,就再也没有见过老师。
师范毕业的实习前要试讲课,同学们都战战兢兢。很多老师都告诉我们:“你就当下面坐着听课的人都是石头!”文选老师却语重心长地说:“你当下面听课的人是父母,是你的兄弟姐妹。”我是在日后的教学里才逐渐明白这中间的不同,也才领会到文选老师的苦心。教学里,把学生当成石头或父母亲人,都可以让人放松讲课,可结果是不一样的。把学生当成石头,还怎么教书育人,怎么能指望与石头做到交流沟通?教学里,只有用心用情,师生彼此才能真正达成一致。那一刻,我深深地领悟,我的文选老师是多么的伟大!可他当年却没有讲大道理。他一句话说得波澜不惊,风轻云淡。我们记住了他的话,讲课心里再没有压力,这是真性教学。大道无形,真水无香,这样的词语可以形容我的文选老师,可我知道,他是个不喜张扬的人,我怕他会恼我沉不住气。
我的文选老师说:“教室的这扇门,就是一个分水岭。进门前,你可以自由随便,你可以左顾右盼。可一旦要进门,要踏上三尺讲台,你就不单是你自己。作为一名老师,你就是所有学生的榜样,你想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必须先做那样子的人。”文选老师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我的文选老师在进教室门的一刹那,背挺得笔直,头发一丝不苟,他神采奕奕,眼眸明亮得像星辰。二十多年里,我的讲课习惯仍然沿袭老师风格,仪容仪表不敢大意,讲台左右迈步不过三步,前后半步,侧半身讲课必须转头。这些,没有人要求我,可我下意识就做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古之人不余欺也,我的文选老师没有欺骗我们。
一个人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是他的造化,我遇到陈老师教文学选读和习字,是我的福气,这是我成长二十多年后才感悟到的。文选老师的期望,我至今还未实现。面对无情的时光,我自责也埋怨:我还未成功,你怎敢老去?文选老师,我会努力的,您再稍稍等待。
可在我心底里,但愿这一日,还在远方。
当年,我的文选老师是陈世卿老师。他在校园里很耀眼,浑身透着气派。他教文学作品选读,读诗诵词让他更儒雅周正。
文选老师五十多岁了,在我的眼里,他就像一棵青松。头发稀疏却整齐地梳成背头,常穿深色西服,偶尔搭个小马甲。他走得轻盈又端正,皮鞋是不沾尘土的。
文选老师除了给我们讲诗词文章,也兼授“三笔字”。每个午自习时,他都要巡回督促我们写毛笔字或粉笔字。遇到谁的书写有问题时,他会半弯着腰,左手轻轻按住衣襟,右手食指做些指点。做握笔示范时,他总小心蘸墨,轻拿轻放。指导我们的粉笔字,每写完字放下粉笔,他总是掏一方纸巾擦拭手指,再接着检查。他对写字的细致让我感动,仿佛写字是要毕恭毕敬才能完成的事情,隆重如祭祀。
他每讲一篇新课文,书写标题和作者姓名从来都用两种笔体。题目是仿宋体,他的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教室里鸦雀无声,成字如印刷般精美。作者名字他都用草书,此时,他握粉笔的右手小拇指微微翘起,两三个字,成竹在胸行云流水,让人赏心悦目。时隔二十多年,我讲了无数篇课文,每次按老师教导写仿宋体的标题和草书的作者名字时,我心里就会记起他,既是感激又感慨。我的学生夸我的板书好时,我也会得意地告诉他们:我的文选老师教得好。
文选老师表扬过我的作文。我写雨后的月季花,“一只只含苞的花蕾,仿佛少女朱唇微启,眼下已美得惊心,真不知道它一旦开口,将会吐露出多么美妙的诗句。”文选老师在这段话下用红笔画圈,旁批:“拟人能揣摩出心思,不易。”我反反复复看老师的批语,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美的言语。可往后,我用了心思写,却再没写出像样子的文章。那唯一的一次表扬,被我成年成年地记住,仿佛刻在树身上的字,随着时光流逝,记忆越来越清晰。这些年我笔耕不辍,哪怕是写一篇教后记,也字斟句酌思考良久,总觉得文选老师在我身后看着呢。我多么期待老师能再用红笔给我点评,这种渴望是孩童对长者一句赞美的等待,我保持了二十多年。可我离开母校后,像风筝断了线,就再也没有见过老师。
师范毕业的实习前要试讲课,同学们都战战兢兢。很多老师都告诉我们:“你就当下面坐着听课的人都是石头!”文选老师却语重心长地说:“你当下面听课的人是父母,是你的兄弟姐妹。”我是在日后的教学里才逐渐明白这中间的不同,也才领会到文选老师的苦心。教学里,把学生当成石头或父母亲人,都可以让人放松讲课,可结果是不一样的。把学生当成石头,还怎么教书育人,怎么能指望与石头做到交流沟通?教学里,只有用心用情,师生彼此才能真正达成一致。那一刻,我深深地领悟,我的文选老师是多么的伟大!可他当年却没有讲大道理。他一句话说得波澜不惊,风轻云淡。我们记住了他的话,讲课心里再没有压力,这是真性教学。大道无形,真水无香,这样的词语可以形容我的文选老师,可我知道,他是个不喜张扬的人,我怕他会恼我沉不住气。
我的文选老师说:“教室的这扇门,就是一个分水岭。进门前,你可以自由随便,你可以左顾右盼。可一旦要进门,要踏上三尺讲台,你就不单是你自己。作为一名老师,你就是所有学生的榜样,你想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必须先做那样子的人。”文选老师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我的文选老师在进教室门的一刹那,背挺得笔直,头发一丝不苟,他神采奕奕,眼眸明亮得像星辰。二十多年里,我的讲课习惯仍然沿袭老师风格,仪容仪表不敢大意,讲台左右迈步不过三步,前后半步,侧半身讲课必须转头。这些,没有人要求我,可我下意识就做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古之人不余欺也,我的文选老师没有欺骗我们。
一个人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是他的造化,我遇到陈老师教文学选读和习字,是我的福气,这是我成长二十多年后才感悟到的。文选老师的期望,我至今还未实现。面对无情的时光,我自责也埋怨:我还未成功,你怎敢老去?文选老师,我会努力的,您再稍稍等待。
可在我心底里,但愿这一日,还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