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民政厅推出“养老业务网络课堂”
助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2025年09月10日
字数:882

(图片由AI生成)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倡导积极老龄观,推进健康老龄化,近日,陕西省民政厅印发了《关于举办“陕西民政养老业务网络课堂”的通知》,计划于今年9月至12月期间,通过线上平台开展为期3个月的养老业务知识普及活动,旨在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帮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课程内容丰富 覆盖养老全领域
据了解,本次网络课堂采取“视频轮播+直播讲座”形式,涵盖养老服务、健康管理、金融知识等核心内容。课程分为养老健康视频轮播和养老金融知识公益讲座两部分。
陕西省民政厅精选了老年健康文化系列视频,共150集,每集约45分钟,内容涵盖老年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技术、安宁疗护等实用技能。例如,《养老护理员技能教程》针对不同等级护理员提供专业培训,《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帮助养老机构科学评估老年人的照护需求,《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指南》可强化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意识。
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金融机构开展直播课程,聚焦老年人金融安全与财富规划。课程包括养老金政策解读、反诈宣传、家庭养老理财等内容,由银行、保险行业专家授课,帮助老年人规避金融风险,科学规划养老资金。
灵活学习安排 惠及全省老年群体
网络课堂通过陕西省民政厅官网开放,全程免费。播放时段兼顾工作日与周末。工作日:19:00~21:00;周末及节假日:9:00~11:00、15:00~17:00、19:00~21:00。老年人可通过电脑或手机随时参与,突破地域限制,尤其便利了农村群体及行动不便群体。
多方协作保障 强化服务支撑
网络课堂由陕西省民政厅养老产业处牵头组织,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支持,确保直播稳定。这一政企合作模式,既整合了专业资源,也体现了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创新实践。西北大学健康养老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课堂将专业知识通俗化、系统化,是“互联网+养老”的有益探索,有助于补齐基层养老人才短板,提升家庭照护能力。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陕西省以网络课堂为抓手,推动养老服务从“基础保障”向“质量提升”转型。这一举措不仅回应了老年群体的多元化需求,还为全国养老科普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案。
记者 郭璟霖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