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洞天:别材·别裁

—— 我说马河声

2025年09月03日 字数:2347
  ■孔明
  马河声落地时没有“呱呱”,这是“天默地息”吗?不行,他不是“人类”,咱家养不起,不如舍了吧!
  门却“吱”一声开了,大妈闪身进屋,问:“咋没动静?”环视炕上:“人呢?”急回首,“人”在一个不该在的地方,大妈急忙一只手将“人”倒着拎起,一只手轻拍后背,“哇”的一声——从此世间有了马河声!
  马河声的出生地叫小伏六村。这是伏低做小呀!贾平凹说:“大人小心,圣贤庸行。”这是说马河声吗?说这话的时候,他还不认识马河声呢。
  马河声出生于甲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圆满呀!甲辰年,农历属相为龙。他是农民的儿子,那龙就是他的本命了。却姓马,马与龙似有渊源,譬如《西游记》里的白龙马。我每次叫马河声的时候,总能联想到李太白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见过陕西境内黄河的人都知道,黄河如龙,匍匐在黄土高原的大峡谷里,日夜奔腾,一如奔马,马不停蹄。呼啸而来,呼啸而去,那不是“马河声”吗?黄河经过小伏六村时,却似被驯服了,实则蛰伏了,静静地奔流,待机横空出世。一旦挣脱束缚,势不可当,直奔大海而去。
  马河声天资异禀、异于常人,那就是个“异类”,不走正常的路子。他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我不相信他考不上,我相信是上天不让他考上。他若考上了,古城西安地面上、书画圈儿里,可能就要缺少一个人物了。换句话说,他若考上了,就不是今日之马河声了。无论考上,或考不上,小伏六村都留不住马河声;即使留住了,也不会长久;即使长久,也一定会当村干部;凭他的资质、悟性,也许不止于村干部,进入体制内,一路飙升,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说过,马河声“不是人”,是想说他总有别于常人。他看上去并不特别,但与他接触后,必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尤其吸引女性,所以他的女粉丝特别多。他是职业书画家,但不管在哪个书画协会里都找不到他的名字,他的同道朋友却多半名列协会的花名册,不少人还有不小的头衔。对同道——无论职务、职称高低,他都一律平视,静观云卷云舒,欣赏花开花落。在静观中,他成了一道风景,而且风景这边独好;在欣赏中,他特立独行、放飞自我,终于自成一家。
  最近,马河声惊动了书画界,甚至惊动了书画外。这动静源自一次画展,画展也别出心裁,名曰“别材·别裁”。虽然此前已有眼缘,但现场观赏,心灵依然会被震撼。你想呀,在图书馆里,在阅览室里,在读书的地方,在架上、墙上,睁眼就是那样的小品,心灵焉能无动于衷?读书之人,无论老少,心里都是有追求的,也都有审美的眼光。那样的画,置于那样的地方,真是得其所哉、恰到好处。远观是一种风雅,既愉悦了眼睛,又烘托了一方读书的氛围,更可寄托一颗寻求慰藉的灵魂;近看是大千世界的缩影,写进了深思远虑的波澜壮阔,写尽了奇思妙想的曲径通幽,把无限的精气神注入了有限的笔墨写意之中,又呈现出无限的天地之玄奥、思想之玄妙、生态之玄机、家园之玄幻。莫谓其小,恰是小处,才见大象无形;恰是小我,才见大我之道;恰是小巧精致的巴掌之地,才见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宇宙也可在掌上把玩。
  别材——别有材料,别有素材。材料司空见惯,不就是些各色纸盒吗?或片纸之类,包括别人眼里的废纸。一些礼品图个面儿上好看,礼到了,包装盒就完成使命了,然后被扔、被弃,去该去的地方。马河声人缘广大,人脉四通八达,礼品纷至沓来,茶酒点心用过,纸盒扔了可惜,不扔仍是垃圾,堆放在哪里都碍眼。想来,是上天的安排,让那些包装盒“投胎”来了,但也只有马河声慧眼一睁、灵机一动,才给了包装盒一次“翻身”的机会。他是书画家呀,但他不是一般的书画家呀,他点石成金了,他要化腐朽为神奇了。
  他拈笔在手,一挥而就。顷刻,片纸、盒盖之上,竟泣天地、惊鬼神了,其妙景、妙境与妙墨、妙趣,但凡有缘一见者,莫不拍案叫绝,甚至叹为观止。此非神来之笔,谁人不打草稿而能为之?只有马河声了!偶尔为之,也还罢了,偏他信手涂鸦,竟习以为常了;日积月累,竟蔚为大观了!
  马河声是何等样人物,拥有何等样阅历,能以笔墨在区区纸盒、片纸上呈现天地之神奇、万物之幽微、心阈之辽阔、意象之邈远?我想,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今日的马河声。一、胸有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二、胸有青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三、胸有沧桑:“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竹石精神,青山怀抱,沧桑感悟,成就了马河声写意人间、驰骋空间、浓缩时间的不拘不束之才。
  别裁——别有心裁,故而别有剪裁。他的眼睛出神入化了,万物都化作了挥毫抒情、携云握雨的对象或载体:于无声处,仿佛闷雷滚滚;于有形中,分明随心所欲。之所以如此,以我一孔之见,马河声书画一直独辟蹊径、别有怀抱;天马行空,历经修炼,终于臻于化境——别有洞天!当同道还在心猿意马之时,他早已自控“心猿”,扼住了“意马”的缰绳,回归自己的本性了。也就是说,无论书画,抑或人生,他都“悟空”了!
  马河声就是马河声。灵性与生俱来,遇仙成仙,遇佛成佛;明心见性,拈花微笑。但听三言两语,他便茅塞顿开;但遇蜻蜓点水,他必一点即通。他好读书,读经典,也读诗文,他人妙笔生花,他在瞬间就能心领神会。他的诗文长进,奥妙就在这里。他好交友,又好交游,更好交流,神交必得神启,心交必通灵犀,即使日常交往,他也能醍醐灌顶,从老生常谈里,总能若有所思、若有所悟,这是他最神奇的地方。
  甘甜是吃了苦之后的滋味,成功是佛魔的一个转身。能去心魔,立地成佛。马河声已过花甲,一路走来,没有少享乐,也没有少吃苦,若说他苦尽甘来就显得浅薄了,若说他功到自然成或许还有点门儿。以我对他的了解,我只想说,饱读诗书是他成功的法宝之一。“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穿越时空了,他的这两句诗是专为马河声量身定制的。
  其实马河声自己就是“别材”,只有“别裁”,他才有了今天。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