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平安上学路
神木市探索“警校家”共治模式改善校园周边交通秩序
2025年09月03日
字数:1178

■记者 郑玮 通讯员 白焕霞 刘宇洋 文/图
为切实保障辖区中小学生上下学期间的交通安全,近年来,神木市积极探索“部门联动、警校协作、家校共育”护学模式,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设立“护学岗”和征集志愿者等方式,推动校园周边交通安全向家庭延伸,为青少年平安成长保驾护航。
每到上下学时段,神木市第十一中学门口总会出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身着“滨河义警”马甲的家长志愿者,与校领导、老师、交警共同组成了护学队伍,维持秩序、疏导交通,用爱心守护孩子们平安通行。学生家长冯飞云是“护学岗”志愿者中的积极分子,每次轮到她时,总会提前来到校门口的指定位置,协助学校维护好上下学时段的校园周边道路秩序。
为进一步改善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神木市第十一中学全面推行了“护学岗”机制,通过“错峰放学+志愿轮岗”的方式,建立起家长、教师、执法部门联动的交通共治模式,大家协同发力,引导和护送学生安全有序地通过斑马线,并督促过往车辆减速通行等。“这种护学模式不仅改善了交通秩序,更深刻影响了学生们的出行习惯。”神木市第十一中学副校长李美丽说,“我们采用‘疏堵结合’的模式,通过科学设置接送区域、严格实行禁停管理等措施,有效改善了校园周边的交通秩序。”此外,该校持续开展了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结合“家校警”护学岗协同执勤的实践,让学生将交通规则内化为行为准则,养成了自觉排队、文明候车的良好习惯。如今,神木市第十一中学校门口的交通秩序已得到明显改善。“现在学校周围的马路两边基本没有车停放了,我自己一个人走也不用害怕了,觉得安全多了。”学生刘依诺开心地说。
神木市第八中学位于城区交通要道的丁字路口。过去,每当学生上学、放学时,学校周边的交通压力便会陡然增大。为了保障学生上下学期间的安全出行,该校于2021年启动了“11789”护学岗模式,每天由1组交警、1名校领导、7名值周教师、(每个年级)8位家长志愿者、9名学校安保人员组成的护学团队共同守护学生安全。
为了解决学校周边的交通问题,神木市公安局交管大队二中队采取了积极主动、提前介入的管理策略,在辖区学校周边重要交通路口、斑马线上设置“护学岗”,以“宣传教育+劝导+整治”的方式,对违停车辆进行清理,规范化引导接送车辆有序停放,引导车辆和学生有序通行,保障道路交通秩序安全、畅通。
“我中队辖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19所,在上下学高峰时段,我中队在各学校安排了1~2名执勤民警护学执勤,与学校、家长共同维护学校周边交通秩序,形成了全社会携手共建、共同治理、共享成果的文明交通格局。”神木市公安局交管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刘向亭表示,今后,他们将持续深化“一校一策”治理模式,“家校警”协同发力,不断优化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同时,也呼吁广大市民,在接送学生上下学时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区域、即停即走,社会车辆尽量避开上下学高峰期,提前绕行,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畅通的出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