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载耕耘秦巴地 青春执笔绘略阳
西京学院农心联盟实践团赴羌乡探索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5年09月02日
字数:812
■记者 刘杰
西京学院农心联盟团队成员从2024年4月至今,先后4次前往汉中市略阳县,根据当地资源以及特点,助力推广当地的农特产品。在2025年7月31日至8月2日,由西京学院电子商务B2201班耿蕾、审计学B2203班刘嘉航、国际经济与贸易B2401班赵昱龙、电子商务B2301班王翼飞、土木工程B2302班席培凯等5位同学组成的农心联盟团队,第4次深入略阳县,以“品牌升级+文化赋能”双引擎推动乡村振兴。团队携前期调研成果,向陕西秦脉农业发展公司递交了“黑咯咯”品牌策划书,与共青团略阳县委共商乌鸡产业长效发展机制,并深入养殖一线探访农户需求,探寻羌文化与特色农产品的融合新路径。
校企协同,品牌策划落地助农产业链。在陕西秦脉农业发展公司,团队基于市场趋势,分析提出了“黑咯咯”品牌视觉升级、电商渠道拓展及IP化运营方案。团队带着“黑咯咯”品牌策划书,与企业深度沟通,从品牌定位到市场拓展,不断碰撞合作思路。这一步,不仅是校园智慧与企业实践的对接,更让成员们明白,品牌发展需要调研市场需求,为后续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农户走访,企业兜底保障点燃致富信心。在略阳县黑河镇李家坪村,团队在走访了20余户乌鸡养殖户后发现,企业技术全程护航并彻底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今年首批乌鸡以每只30余元的价格被收购,户均增收超4000元,小乌鸡真正成了“致富金凤凰”。
文化铸魂,羌族图腾激活品牌内涵。团队专程赴略阳江神庙羌文化博物馆学习羊头纹、火神崇拜等羌族图腾符号。产业之外,略阳文化底蕴同样吸引着团队。走进江神庙,队员们被古建筑的魅力所吸引。从建筑风格到祭祀传统,江神庙见证了略阳文化的传承之路。队员们明白,乡村振兴既要产业兴旺,也要文化铸魂,只有守护好地方文脉,才能让乡村振兴更具底蕴。
4次深入略阳的接力实践,标志着西京学院从“调研发现问题”到“策划解决问题”的跨越升级。学生团队以品牌为桥、以文化为脉,助力略阳乌鸡从深山养殖场走向全国市场,探索出了高校智力下沉、政企资源整合、文化价值增值的乡村振兴新范式。
西京学院农心联盟团队成员从2024年4月至今,先后4次前往汉中市略阳县,根据当地资源以及特点,助力推广当地的农特产品。在2025年7月31日至8月2日,由西京学院电子商务B2201班耿蕾、审计学B2203班刘嘉航、国际经济与贸易B2401班赵昱龙、电子商务B2301班王翼飞、土木工程B2302班席培凯等5位同学组成的农心联盟团队,第4次深入略阳县,以“品牌升级+文化赋能”双引擎推动乡村振兴。团队携前期调研成果,向陕西秦脉农业发展公司递交了“黑咯咯”品牌策划书,与共青团略阳县委共商乌鸡产业长效发展机制,并深入养殖一线探访农户需求,探寻羌文化与特色农产品的融合新路径。
校企协同,品牌策划落地助农产业链。在陕西秦脉农业发展公司,团队基于市场趋势,分析提出了“黑咯咯”品牌视觉升级、电商渠道拓展及IP化运营方案。团队带着“黑咯咯”品牌策划书,与企业深度沟通,从品牌定位到市场拓展,不断碰撞合作思路。这一步,不仅是校园智慧与企业实践的对接,更让成员们明白,品牌发展需要调研市场需求,为后续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农户走访,企业兜底保障点燃致富信心。在略阳县黑河镇李家坪村,团队在走访了20余户乌鸡养殖户后发现,企业技术全程护航并彻底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今年首批乌鸡以每只30余元的价格被收购,户均增收超4000元,小乌鸡真正成了“致富金凤凰”。
文化铸魂,羌族图腾激活品牌内涵。团队专程赴略阳江神庙羌文化博物馆学习羊头纹、火神崇拜等羌族图腾符号。产业之外,略阳文化底蕴同样吸引着团队。走进江神庙,队员们被古建筑的魅力所吸引。从建筑风格到祭祀传统,江神庙见证了略阳文化的传承之路。队员们明白,乡村振兴既要产业兴旺,也要文化铸魂,只有守护好地方文脉,才能让乡村振兴更具底蕴。
4次深入略阳的接力实践,标志着西京学院从“调研发现问题”到“策划解决问题”的跨越升级。学生团队以品牌为桥、以文化为脉,助力略阳乌鸡从深山养殖场走向全国市场,探索出了高校智力下沉、政企资源整合、文化价值增值的乡村振兴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