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精髓 创新表达
省级非遗华山戏法青年传承人研习班在华阴市举办
2025年08月29日
字数:897

阳光讯(记者 杨月锋 通讯员 王渭 文/图)近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山戏法青年传承人研习班在华阴市华山戏法传习所落下帷幕。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13名华山戏法青年传承人齐聚一堂,进行了5天的非遗技艺深度学习与传承实践。
本次研习班以“传承精髓创新表达”为核心,课程设置兼顾传统技艺与时代视角。学员们不仅系统学习了华山戏法的经典技法,如“口吐七彩”“巧变鸡蛋”等代表性节目,更在传承人指导下深入理解技艺背后的文化内涵与道家哲学渊源。同时,研习班特别设置“非遗与现代传播”“传统技艺的青春表达”等主题分享,引导青年学员思考如何将戏法与短视频、校园文化活动等结合,让古老艺术贴近当代生活。华山戏法第五代传承人雷霖、雷静、贾博涛向学员们倾囊相授传承心得,以言传身教助力青年传承人快速成长。
华山戏法作为陕西独有的民间艺术瑰宝,承载着千年民俗文化与民间智慧,其精巧的手法、质朴的道具与蕴含的生活哲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如何让古老技艺在青年一代中焕发新生,成为传承工作的核心课题。华山戏法传习所始终以“培养青年传承人 延续技艺根脉”为己任,而西安交通大学则凭借深厚的人文积淀与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优势,成为推动非遗年轻化传承的重要合作伙伴。
参加研习的西安交通大学魔术团负责人张柏尧说,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参与非遗青年传承培养是责任所在。此次与华山戏法传习所的合作,既是为学生提供接触非遗、深耕传统的实践平台,也是探索“学术研究+技艺传承+青年传播”非遗保护新模式的尝试,助力华山戏法从“小众技艺”走向“大众认知”,从“传统舞台”迈向“青春舞台”。
华山戏法第四代传承人雷鸣说,青年是非遗传承的“新鲜血液”,他们的创造力与传播力能为古老技艺注入全新活力。此次研习班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文化自信的传递,希望通过校地携手,让更多青年成为华山戏法的“守护者”与“传播者”,让这项非遗技艺在代际传承中生生不息。
此次校地合作培养青年传承人的实践,不仅为华山戏法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更树立了高校与非遗传承机构协同育人的典范,为全省乃至全国非遗青年传承工作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