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司法局多管齐下
全力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2025年08月29日
字数:908
阳光讯(记者 奚钦)“今年以来,安康市司法局围绕深化‘三个年’活动,立足司法行政职能,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提升法律服务水平,持续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8月28日,在安康市政府召开的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安康市司法局副局长石小青介绍。
安康市司法局积极拓宽企业参与立法渠道,新增4家中小企业作为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推荐1名企业工作人员担任立法联络员;同时,严把合法性审查关,对涉及民营经济的法规文件进行全面清理,提出废止、修改建议3件;此外,设立27个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选聘75名社会监督员,多次召开企业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安康市司法局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信息共享机制,推动执法监督与行政复议衔接,重点整治“四乱”及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执法等问题,并通过监督意见书、督办函等方式督促整改;推行涉企行政检查计划管理,编制并公示三级行政执法事项清单,从源头上避免重复检查、多头检查;严格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注销251名不合格执法人员的证件,修订案卷评查办法,评查涉企案卷1273卷,实现问题“点对点”反馈。
在优化法律服务方面,安康市司法局开展民营企业公司律师试点,组织律师常态化进企开展“法治体检”,精准对接43个省级重点项目,代理案件305件;实施“公证规范优质”行动,上半年办理涉企司法鉴定9件、公证85件,提供预约、上门等便民服务;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开展民法典宣传月、“典亮企业”等普法活动1560余场,发布宣传视频47个,并联合多部门组织200余名民营经济代表参加民营经济促进法专题培训。
在涉企纠纷化解方面,安康市司法局聚焦劳资、征地、融资等重点领域,运用“三力联调”“无忧调解超市”等机制成功化解涉企纠纷52起;加强仲裁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受理民商事仲裁47件,办结32件;深化行政复议护航行动,受理涉企复议案件19件,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
石小青表示,下半年,安康市司法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省司法厅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加强涉企政策公平竞争审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提升法律服务质量,以更实举措护航企业健康发展,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安康”品牌。
安康市司法局积极拓宽企业参与立法渠道,新增4家中小企业作为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推荐1名企业工作人员担任立法联络员;同时,严把合法性审查关,对涉及民营经济的法规文件进行全面清理,提出废止、修改建议3件;此外,设立27个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选聘75名社会监督员,多次召开企业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安康市司法局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信息共享机制,推动执法监督与行政复议衔接,重点整治“四乱”及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执法等问题,并通过监督意见书、督办函等方式督促整改;推行涉企行政检查计划管理,编制并公示三级行政执法事项清单,从源头上避免重复检查、多头检查;严格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注销251名不合格执法人员的证件,修订案卷评查办法,评查涉企案卷1273卷,实现问题“点对点”反馈。
在优化法律服务方面,安康市司法局开展民营企业公司律师试点,组织律师常态化进企开展“法治体检”,精准对接43个省级重点项目,代理案件305件;实施“公证规范优质”行动,上半年办理涉企司法鉴定9件、公证85件,提供预约、上门等便民服务;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开展民法典宣传月、“典亮企业”等普法活动1560余场,发布宣传视频47个,并联合多部门组织200余名民营经济代表参加民营经济促进法专题培训。
在涉企纠纷化解方面,安康市司法局聚焦劳资、征地、融资等重点领域,运用“三力联调”“无忧调解超市”等机制成功化解涉企纠纷52起;加强仲裁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受理民商事仲裁47件,办结32件;深化行政复议护航行动,受理涉企复议案件19件,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
石小青表示,下半年,安康市司法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省司法厅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加强涉企政策公平竞争审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提升法律服务质量,以更实举措护航企业健康发展,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安康”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