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方寸间,展华夏之傲骨,寸土不让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2025年08月28日 字数:821
  ■西咸新区铁一中金湾中学初二博雅五班 高语萱
  雾霭蒙蒙,火光映天,快门声与枪声重叠,《南京照相馆》将我拉回了1937年。历史的悲鸣,无声但震耳欲聋,最终,千言万语化作了一句:“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影片伊始,南京城已然沦陷,百姓四散奔逃。生命,似枯草,似残烛,脆弱而卑贱。吉祥照相馆——这个“日本皇军保障安全”的狭小屋子,成了邮差阿昌、演员毓秀、照相馆老板老金等人的避难所。起初,阿昌为求自保,假装成照相馆的学徒,被迫为日本人冲洗照片。在目睹同胞的惨状后,他内心的良知觉醒了;毓秀被王广海洗脑,幻想着只要为日本人好好唱戏,就能活下来,最终,明星梦破灭,选择奋起反抗;老金一家,以照相馆为阵地,用拳拳爱国之心将日本人的罪行送了出去。他们在恐惧中挣扎、在愤懑中坚守,为了心中的正义,向着心中的光前行,向日寇发出血的战书。
  随军摄影师伊藤秀夫表面上称他与阿昌是“朋友”,爱好中国文化,却在背地里告诉守门的恶魔:这两个人,给我杀了!我曾以为,他是怀有人性的,他只是被军队所“污染”,可当层层阴谋被揭破时,他所谓的“仁”,是在第一次见面时没有杀他;所谓的“义”,是让照相馆成为免检单位,给予食物;所谓的“礼”,是与阿昌做“朋友”;所谓的“智”,是给了通行证,却告诉守卫,一旦出现这个编号,杀;所谓的“信”,是答应保你出去,却没答应保你们的命!镜头在美好与丑恶之间来回切换,让观众清晰地感受到了战争是如何地扭曲人性,也揭露了侵略者的狼子野心。
  随着幕布的一次次被拉下,北京的故宫、西湖的柳浪闻莺、武汉的黄鹤楼……“妞儿,爸爸教你的,这叫什么?”“大好河山!”“寸土不让!”这绝境中的笑颜,是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是对祖国山河的眷恋与热爱。
  镜头里的南京,藏着百余年的历史记忆;城墙上的砖瓦,是今朝的广厦。老照片会褪色,却褪不去民族的傲骨;岁月会流逝,却流不走对山河的热爱。按下快门,不仅定格了此刻的笑颜,更是对“自强”的续写、对历史的执着。
  愿山河无恙,愿吾辈自强!
  指导老师:陈亮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