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滨区谱写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以民企之“进”促区域之“兴”
2025年08月28日
字数:1085

在绿夏服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赶制衣物。
■记者 张伟 通讯员 朱皓璠 文/图
近年来,宝鸡市渭滨区多措并举,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2024年,该区民营企业达13000余家,占全区企业总数的92%;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83.9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47.1豫,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渭滨区民营经济正以坚实的步伐稳步前行。
金融帮扶 促进民企创新发展
位于宝鸡市渭滨区高家镇上川村的品农上川农文旅项目,是市、区两级重点项目,由聚量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打造,项目主要发展有机种养殖、自然研学、露营和农业科研。在项目整体推进过程中,企业遇到了前期投入大、发展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等难题。
面对企业融资需求,渭滨区联合辖区金融机构积极开展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发展规划,聚焦现有问题,逐项研究解决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与推进时间节点。通过协调,渭滨区成功向企业授信1000万元,缓解了企业融资压力。
今年以来,渭滨区建立健全《渭滨区金融工作会商机制》《渭滨区地方金融工作协调机制》等制度机制,通过协调镇街部门齐抓共管,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截至6月底,渭滨区“秦增信”授信签约596户,授信金额达2603万元。
多维发力 助力民企提档升级
在绿夏服饰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绿夏服饰”)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10条生产线上排满了正在加工的服装。绿夏服饰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运动服、户外服、学生校服等团体服装的设计、生产和研发工作,是全国校服企业家联盟副主席单位和学生装行业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单位之一,也是陕西省政府认证的学生装名牌产品企业。
“渭滨区优质的扶持政策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我们的研发创新、设备更新等解了燃眉之急,还积极帮助我们对接高校与科研机构,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绿夏服饰副总经理王绮说。
“我们持续以‘两个健康’为主题,以‘三个年’活动为牵引,多维发力,通过深化政银企协同、精准响应企业需求、强化创新驱动赋能、筑牢企业权益保障防线,全方位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渭滨区工商联主席薛莹说。
技术反哺 民企赋能“智转数改”
渭滨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是渭滨区锚定本土数字经济企业培育核心目标打造的重点园区,汇聚着数字经济相关企业160余家和从业人员近千人。
“依靠一流的数字基础设施、全周期的企业服务,产业园孵化出了陕西立邦软件有限公司、陕西翼迅电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数字经济优质民营企业,为全区数字经济发展和工业产业‘智转数改’提供了坚实支撑。”渭滨区数据局局长齐小庆介绍。
近年来,渭滨区不断完善渭滨工业云平台,实施金高正、双峰氧气等12个工业技改扩能项目,持续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