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

科技合作取得新进展

2025年08月28日 字数:1242
  阳光讯(记者 王怡平)8月27日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西安市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委科技工委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白崇军,省科技厅科技人才处、外国专家服务处处长马玲,省科技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刘磊出席,介绍陕西科技创新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悉,近年来,我省以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和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为抓手,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有效统筹省内科技合作资源,不断完善科技合作方式,“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取得新进展。
  建设高能级合作平台方面,2022年,我省启动了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共建设了3家国家级、15家省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与中亚、俄罗斯、东南亚、西亚等国家(地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近3年来,共取得国际(国内)领先技术44项,填补国内技术空白3项,实施技术成果转让30项,孵化科技企业6家,截至目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1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8家;近3年来,共组织承办各类国际会议和论坛446场,引进海外(含我国港澳台地区)高层次人才494人,输出技术223项,引进技术45项,实现国产化替代4项,突破技术瓶颈32项;建设了一批海外科技示范园区;围绕良种繁育、盐碱地治理和粮油作物等领域,支持杨凌示范区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巴基斯坦等国建设了12个海外科技示范园区;2025年新建成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吉苹果示范园,完成了6057株苗木定植。
  提升对外科技合作影响力方面,我省全力支持省内创新主体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专项和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专项;围绕我省对外科技合作重点方向,去年新设立了中亚科技合作专项;“十四五”期间,支持我省创新主体实施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70项;通过实施国家和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我省创新主体与国外合作伙伴联合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汇聚国内外高端科技资源方面,我省举办了陕西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丝博会等相关配套活动,常态化参加境内外知名展会和定期组织省内单位参加境内外知名展会,多措并举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三项改革”等工作走深走实。
  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文交流方面,2024年10月,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独联体钛科技周;今年6月,与阿里·法拉比哈萨克国立大学、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院在阿拉木图共同主办了第二届中国—中亚绿色能源院士论坛;深入实施秦创原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项,通过“校招共用”方式帮助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57名;持续提升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一窗联办”服务效能。目前,全省持有效工作许可的外国人共有3500余人。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锚定科技强省建设目标,以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牵引,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支撑,以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为动力,积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提高科技创新开放能力,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努力推动我省“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再上新台阶。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