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弦与听诊器共鸣

—— 记咸阳彩虹医院医师夫妻的爱与坚守

2025年08月22日 字数:1185

 工作中的王利群。


  工作中的费国立。

  在咸阳彩虹医院的长廊里,常常能看到两个忙碌的身影:中医科主任王利群步履轻快地穿梭在诊室与治疗室之间,她手中的脉枕承载着无数患儿的健康期盼;耳鼻咽喉科主任费国立正全神贯注地为患者检查,额头上的聚光灯与他眼中的专注相互辉映。这对身着白大褂的夫妻,用20余年的坚守,在各自的医学领域奏响专业强音,又在生活的间隙,以吉他与歌声编织出温暖的和弦。 记者赵小康文/图
  诊室里的“双面”守护者
  清晨七点半的中医科诊室外,已排起了小小的长队。王利群总是提前到岗,她习惯在正式开诊前把患儿的病历仔细过一遍,那些标注着“反复咳喘”“脾胃虚弱”的字眼,在她笔下会延伸出详细的辨证思路。她的“小儿推拿结合中药贴敷”疗法,让许多害怕打针的孩子笑着接受治疗。去年冬天流感高发期,她连续几周每天接诊数十名患儿,结束工作时常常已是深夜,白大褂的袖口沾满了中药汁液,却从未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脉象变化。
  耳鼻咽喉科的手术台上,费国立的双手有着外科医生特有的稳定与精准。他主导开展的耳内镜微创手术,将患者术后恢复期缩短了近一半。曾有位先天性耳道畸形的小患儿被家属抱着来就诊,费国立带着团队查阅了30余篇国内外文献,手绘了20多幅手术路径图,最终成功为孩子重建耳道。手术结束那天,他摘下口罩时,口罩内侧已被汗水浸透,但看到患儿父母含泪的笑容,他只说了句“这是应该做的”。
  琴弦上的生活诗
  脱下白大褂,这对夫妻的生活充满了艺术气息。费国立的吉他是过生日时王利群送他的礼物,琴身上的木纹已被指尖磨得温润。每个周末的傍晚,只要两人都不加班,客厅就会变成小型音乐厅——费国立弹起轻柔的和弦,王利群唱起邓丽君的老歌,歌声里没有诊室的紧张,只有岁月静好的恬淡。
  “他弹吉他时最迷人!”王利群笑着说:“有时候在医院累了,想到回家能听到他弹琴,就觉得浑身都松快了。”而费国立则认为,妻子的歌声是最好的解压药:“她唱得那么好听,所有的疲惫好像都能跟着歌声飞走。”
  同行路上的相互照亮
  在医院里,他们是各自领域的骨干;在家里,他们是彼此最坚实的后盾。记得有一年冬天,王利群连续几天接诊重症患儿,累得几乎病倒。费国立每天起床为她熬好姜汤,还变着花样做她爱吃的菜。“他从来不说好听的话,但做的每一件事都让人暖心。”王利群的眼眶有些湿润。
  而当费国立的工作遇到瓶颈时,王利群总会默默陪在他身边,听他倾诉烦恼,帮他整理资料。“她从不给我压力,只是告诉我慢慢来,我相信你,这句话比任何鼓励都有用。”费国立的语气里满是感激。
  从医20余年,他们见证了无数病痛与重生,也在相互扶持中读懂了医者的责任与幸福。这个医师节,没有鲜花与掌声,他们依然会像往常一样穿梭在诊室与病房之间。但只要看到彼此忙碌的身影,听到那熟悉的吉他声与歌声,就知道,在这条充满挑战的路上,他们永远不会孤单。因为最好的爱情,就是与你并肩作战,在守护生命的同时,也守护着彼此的初心。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