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人居环境整治“内外兼修”

创新机制激发村民主动性“三捆绑一包干”模式擦亮振兴底色

2025年08月20日 字数:887

  ■记者 高小雨 通讯员 康亮亮 邸金波 刘艳 文/图
  今年以来,佳县以改善群众生活品质为目标,以全域提升、长效保障为导向,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一个个村庄实现“颜值”“价值”双提升,不仅擦亮了乡村“面子”,更做实了民生“里子”。
  走进朱家坬镇泥河沟村,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绿意盎然的古枣园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以前村里的垃圾随处可见,道路也坑坑洼洼,环境差得很。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了,住着舒心多了。”泥河沟村村民武治洲深有感触地说。
  为激发村民主动性,泥河沟村创新推行了“爱心超市”激励机制,对在环境评比中获得“人居环境模范”的农户,不仅定期在公示榜上进行公示,农户还可凭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米面油、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这一举措成功让村民从“要我整治”变为“我要整治”。
  驻村干部高萌说:“我们还建立了‘周督查、月通报、季观摩’长效机制,每期现场观摩会选取3至5个村,采取‘集中看亮点、现场找问题、座谈商对策’的模式,对问题整改不到位的村进行约谈,确保整治成效不反弹。”
  环境整治的成效,不仅体现在村民的笑容里,更写在了乡村发展的“成绩单”上。赤牛坬村的转变,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走进坑镇赤牛坬村,保洁员正在细致地清扫着景区步道与休息区,整个村子不见一丝生活垃圾,看起来十分干净清爽。这些变化得益于赤牛坬村独特的“三捆绑一包干”模式:将全村划成5个网格片区,村“两委”成员分片区包联,专业保洁员负责公共区域卫生,低保户打理房前屋后卫生,享受村集体分红的村民主动维护庭院整洁,每个人都成为环境整治的“守护者”。
  “今年上半年,游客量达到了14.6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485万元。”赤牛坬村党支部书记高根强说。
  今年以来,佳县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累计投入资金3385万元,重点用于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三大革命”以及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全县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95%。
  接下来,佳县将进一步探索创新,持续加大投入,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