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共治”机制让社区管理更高效
2025年08月19日
字数:1280
■记者 熊玺
“付警官好,又来社区了……”走在社区里,居民和付警官亲切地打着招呼。对于从警21年的付哲轩来说,铁路局社区是他扎根的地方,他也见证了这里一点一滴的变化。
清晨,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太乙路派出所民警付哲轩像往常一样快步走进铁路局社区。虽然他已正式进入退休倒计时阶段,但工作劲头却越来越足了。
前一日晚上,有人在业主群里反映楼道内有邻居堆放杂物,并向物业进行了投诉。留意到群消息的老付一大早就打电话给物业汪经理并叮嘱道:“咱物业派人早上再去楼上看一下,我估计楼道里的那堆东西是隔壁那家的,老师傅节俭一辈子,就是爱攒纸箱子卖废品。”挂了电话不一会儿,付哲轩就出现在堆放杂物现场,只见消防通道里一层层纸箱子叠放整齐,还用扎带打了捆,旁边的一个箱子里装满了大大小小的饮料瓶。
看着现场情况后,物业保安一时犯了难,虽然这是杂物,却也是隔壁大爷的“宝贝”。老付看出了保安小伙的难处,便敲开了隔壁大爷的房门,一边敲一边贴近房门讲话:“大爷,我是小付,来看看您。”隔壁大爷打开房门看到穿着警服的付警官和身后的物业工作人员后,正要开口辩解,却被付警官拦下了,他说:“大爷,您别急,知道您行动不便,我今天来就是帮您一块把这废品卖了。您看,我还给咱带了个小伙子帮忙搭把手。”半个小时后,楼梯间的杂物已清理完毕,一场本可能激化矛盾的小事被一场齐心协力的接力劳动化解于无形。
多年的社区工作,让付哲轩摸索出了一套调解矛盾纠纷的好方法。他常把“大爷、大妈”挂在嘴边,在社区和居民中来回奔走。他说,勤走访,才能了解社区群众;勤沟通,才能和大家打成一片。老付称自己的工作心得就是既要勤走访,也要“接地气”,只有深入群众中,才能走进他们心里。
打开老付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他在社区工作的点点滴滴,大到召开一次“进建商”座谈会,小到一起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为了不让自己忘事,老付每次下社区,都会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记录在笔记本上。
在开展“三排查”过程中,付哲轩在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记录的同时,也会多倾听辖区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时遇到集中反映诉求比较多的群众时,付哲轩还会专门抽出时间和他多聊聊。在这样的日常工作中,付哲轩用笔记本收集社情民意,再把一些复杂问题向派出所党支部进行汇报,共同研判并寻找解决之道。
付哲轩十几年前刚担任社区民警时,为了维护辖区治安,他便和社区开展了联防巡逻。近年来,市局党委提出的“五共治”警务工作机制让付哲轩深有感触。他说,充分发动各方力量参与日常警务工作,不仅可以让一件事情考虑得更加细致全面,还能让治理效率大大提升。付哲轩发动物业、社区等多方力量,拓展了社区网格员、物业安全员等队伍,通过协同合作,开展日常安全巡查、安全隐患排查、诉求征集、政策宣传等工作,真正实现了全域共建、资源共享、深度共融的治安新格局。
从最开始的依托人力巡逻防范的单打独斗,到如今依托“五共治”警务机制以及科技对日常警务工作的赋能,这些变化让付哲轩深深感到,如今,在开展社区管理工作中的抓手更多、力量更足、效率更高,但同时也更加精细化、科学化,无形中也促使自己要时刻保持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
“付警官好,又来社区了……”走在社区里,居民和付警官亲切地打着招呼。对于从警21年的付哲轩来说,铁路局社区是他扎根的地方,他也见证了这里一点一滴的变化。
清晨,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太乙路派出所民警付哲轩像往常一样快步走进铁路局社区。虽然他已正式进入退休倒计时阶段,但工作劲头却越来越足了。
前一日晚上,有人在业主群里反映楼道内有邻居堆放杂物,并向物业进行了投诉。留意到群消息的老付一大早就打电话给物业汪经理并叮嘱道:“咱物业派人早上再去楼上看一下,我估计楼道里的那堆东西是隔壁那家的,老师傅节俭一辈子,就是爱攒纸箱子卖废品。”挂了电话不一会儿,付哲轩就出现在堆放杂物现场,只见消防通道里一层层纸箱子叠放整齐,还用扎带打了捆,旁边的一个箱子里装满了大大小小的饮料瓶。
看着现场情况后,物业保安一时犯了难,虽然这是杂物,却也是隔壁大爷的“宝贝”。老付看出了保安小伙的难处,便敲开了隔壁大爷的房门,一边敲一边贴近房门讲话:“大爷,我是小付,来看看您。”隔壁大爷打开房门看到穿着警服的付警官和身后的物业工作人员后,正要开口辩解,却被付警官拦下了,他说:“大爷,您别急,知道您行动不便,我今天来就是帮您一块把这废品卖了。您看,我还给咱带了个小伙子帮忙搭把手。”半个小时后,楼梯间的杂物已清理完毕,一场本可能激化矛盾的小事被一场齐心协力的接力劳动化解于无形。
多年的社区工作,让付哲轩摸索出了一套调解矛盾纠纷的好方法。他常把“大爷、大妈”挂在嘴边,在社区和居民中来回奔走。他说,勤走访,才能了解社区群众;勤沟通,才能和大家打成一片。老付称自己的工作心得就是既要勤走访,也要“接地气”,只有深入群众中,才能走进他们心里。
打开老付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他在社区工作的点点滴滴,大到召开一次“进建商”座谈会,小到一起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为了不让自己忘事,老付每次下社区,都会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记录在笔记本上。
在开展“三排查”过程中,付哲轩在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记录的同时,也会多倾听辖区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时遇到集中反映诉求比较多的群众时,付哲轩还会专门抽出时间和他多聊聊。在这样的日常工作中,付哲轩用笔记本收集社情民意,再把一些复杂问题向派出所党支部进行汇报,共同研判并寻找解决之道。
付哲轩十几年前刚担任社区民警时,为了维护辖区治安,他便和社区开展了联防巡逻。近年来,市局党委提出的“五共治”警务工作机制让付哲轩深有感触。他说,充分发动各方力量参与日常警务工作,不仅可以让一件事情考虑得更加细致全面,还能让治理效率大大提升。付哲轩发动物业、社区等多方力量,拓展了社区网格员、物业安全员等队伍,通过协同合作,开展日常安全巡查、安全隐患排查、诉求征集、政策宣传等工作,真正实现了全域共建、资源共享、深度共融的治安新格局。
从最开始的依托人力巡逻防范的单打独斗,到如今依托“五共治”警务机制以及科技对日常警务工作的赋能,这些变化让付哲轩深深感到,如今,在开展社区管理工作中的抓手更多、力量更足、效率更高,但同时也更加精细化、科学化,无形中也促使自己要时刻保持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