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涤尘 平凡见真

2025年08月11日 字数:1078
  ■高佳欣
  盛夏的榆溪河畔,大雨骤然降临,雨水像熔化了的铅水一样往下泼,水面上溅起一圈圈铜板般的涟漪。河水受到雨水冲刷,立刻变得浑浊湍急。它肩负着岁月沉淀下来的痕迹与生活的希望,不断奔涌向前。
  蒙蒙细雨之中,红石峡显得越发雄伟壮丽起来,在雨水洗涤之后,赤色砂岩表面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好似蕴藏着岁月的印记,裂隙和纹理中包含着这片土地走过岁月长河时所经历的沧桑历史。站在峡谷顶峰,倾听着雨点敲打岩壁的声响,犹如跨过时间的长廊去聆听古老的呢喃,在这之中感受到了时光流逝所带来的沉重的文化含义。
  雨后,晴朗,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大地,阳光的照射使万物都有着光与影的交织,生机勃发。河水如银带般环绕在黄土高原上,在阳光反射中闪耀着粼粼波光,像是一枚大地的眼睛闪现着智慧和灵光。那山,远去,青葱,被雨滋润过的群山更加郁郁葱葱,那水也显得格外的碧绿。远处群山环绕,树木繁茂,如一幅大自然描绘的壮丽画卷。《平凡的世界》的结尾,孙少平在矿区的晨曦中看到“温暖季风掠过绿黄相间的山野”。而此刻,榆林城北防护林里的杨树叶在风中轻轻摇摆,发出沙沙的声音,像是书页在被悄然翻动。
  暮色时分,西边山脊上的雨云慢慢散开,在晚霞的映照下呈现出半透明的琥珀色。我蹚着水,在泥泞之中留下鞋底的印记,就像是过往经历的直接证据,那是陕北七月暴雨洗礼后留下的独特痕迹。路过中学,放学的孩子们在积水洼地里嬉戏打闹,书包随着脚步上下起伏。是否也有少年,像路遥那样,在潮湿的课本里寄托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盼呢?
  黑夜降临,此刻窗外有微微凉风,还带有沙蒿同雨水混杂出来的独特味道。正如书上所说,每一阵急雨最终都会变成流淌着的溪水,曾经所有的忧愁和苦痛,在被夏雨冲刷之后,都会慢慢积聚成这片润泽如玉可以踩过的河床。
  随着夏天的雨渐渐退去,榆溪河畔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这座城有着《平凡的世界》的精神内核,每一滴雨珠都折射着不同的文化光影,红石峡的摩崖石刻在雨后又恢复了生机,高家堡古城墙也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书里那些“虽知生活真相,但依然心怀希望”的普通人,就像融入黄土高原,化为滋养这片土地的精神血脉。正如周国平所说:“世间的一切平凡终将归于平凡。”榆林的夏雨就是最好的诠释。它用铅水般的沉重洗刷,用彩虹般的绚烂告别,最终将所有的激荡、所有的痕迹、所有的忧愁与希望,都沉淀、积聚,化作脚下这片温厚坚实、足以承载所有平凡生命涉渡向前的河床。这河床,由黄土、历史以及无数普通人的汗水与泪水、坚韧与梦想共同浇筑而成,在雨过天晴后,默默映照着高原永恒的蓝天——那才是生命最深沉、最辽阔的底色。
  (作者高佳欣,系西北工业大学学生,学籍号:24050510)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