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解纷纭
周至县综治中心架起群众“连心桥”
2025年08月07日
字数:1233

■记者 赵生杰 通讯员 周政 文/图
“以前总觉得维权‘打官司’是麻烦事,这次才知道,找对地方,咱农民也能顺顺当当拿回自己的钱。”7月25日,周至县终南镇寨子村村民陈录羊说。前不久,陈录羊代表120户村民给周至县综治中心调解员张荣福送来一面锦旗。为啥要给张荣福送锦旗?这还要从寨子村与承包商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说起。
去年,承包商约定承包寨子村34.4亩集体土地,每亩地每年600元承包费,合同到期后,20640元承包费一次性付清。今年合同到期后,承包商既拒不支付承包费,也不恢复土地原状。双方的纠纷一直悬而未决。
陈录羊在网上看视频了解到周至县综治中心的调解职能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来求助。周至县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受理登记后,决定立即启动多元联动调解机制;委派经验丰富的调解员张荣福牵头,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县农业农村局驻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共同处理,调取原始合同,摸清原因和症结。
了解事情原委后,因承包商拒接电话,为了追回120户农户的承包费,张荣福先到杨凌,后到咸阳、宝鸡,5天辗转3地,行程几百公里,找到了承包商。在张荣福的调解下,最终承包商承诺结清承包费,并于当日把钱打到寨子村的银行账户上。
从田间地头的细致摸排到长途奔赴的执着调解,这起矛盾纠纷的化解,是周至县综治中心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的生动写照。
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周至县综治中心结合辖区群众现实需求和工作实际,推行“5+11+N”运行模式,按照“集中办公+协同联动”模式,将信访接待中心、基层治理综合保障中心、诉讼服务分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5个中心整合至县综治中心,教育、公安、住建等11个行业主管部门常态化入驻,民政、工会、妇联等N个相关部门和群团组织按需轮驻,实现应驻尽驻。
“谢谢你们,要不是大家帮忙,我们一家人不知道该怎么办。”近日,交通事故受害者家属龙先生专程来到周至县综治中心,向联合接访的检察官和工作人员道谢。一场多部门联动的司法救助行动,让这个因交通事故陷入困境的家庭重燃希望。
据了解,今年4月,犯罪嫌疑人王某酒后驾车肇事逃逸,导致驾驶非机动车的龙某当场死亡、同乘人员重伤。事故发生后,王某拒不赔偿,受害者家属仅获得少量丧葬费。龙某的父亲来到周至县综治中心,寻求法律帮助。综治中心立即启动“联合接访机制”,召集信访接待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交警大队、竹峪镇政府等部门召开协调会,为受害者家庭制定救助方案。经驻综治中心检察官审查,确认该案完全符合《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规定的救助条件。周至县人民检察院迅速启动司法救助“绿色通道”,在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后,于10日内向申请人共计发放救助金4万元,并持续跟踪申请家庭后续需求。
今年5月,周至县综治中心和20个镇(街道)综治中心全部建成运行,形成县、镇(街道)两级综治中心一体建设、联动解纷的工作格局。自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以来,周至县、镇(街道)两级综治中心共受理一般性矛盾纠纷562件,已化解516件,化解率达91.81%,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