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树
2025年08月07日
字数:1694
■孔明
城市道路只要新建或者拓宽,两侧一定会栽树。怪,同时间栽下的,个头大致上一样,栽后齐整地站立两排,护卫道路,像卫兵似的,并无多大差别。过了些年头,发现有的长高了、长粗了,有的低矮而极不起眼,大多数则保持了中立,既整齐划一,又不高不矮。也有个别地方空置,树可能夭折,却没有再补栽。
我就想,树为什么会有差别呢?一样的阳光,一样的地面,一样的空间,却为何有了不一样的今天?我并不知道原因,就只好想当然了。
我想起了从前,住在安远门外,上下班经过护城河。在河的边上,栽了一排松树。多年后,下班回来,与同事何大姐同行,她领我去河边,指着那一排树问:“你发现不一样了吗?”我发现了,其中一棵不但高大,而且树冠上结满了松果。我当然惊讶,问:为什么呢?
何大姐说,若干年前,她家的狗去世了。那是一条名狗,原主人是著名作家杜鹏程夫妇。杜老走后,夫人又去上海女儿家居住,只好忍痛割爱,将狗寄养给了善良的何大姐。狗通人性,我每去何大姐家,它必跑到门口迎接。真是一条好狗,只可惜年事已高,终于无疾而终了。何大姐的丈夫杨先生敬重它,不愿意草率掩埋,乃灵机一动,趁夜深月明之时,将它带到了河边,选择了一棵松树,在其近处挖了一个深坑,就算它的墓地了。当时怕人看见,比较匆忙,没有标记。几日后经过雨淋日晒,满地沙土,竟想不起把狗埋在哪棵树下了。
一年后,夫妇二人去河边遛弯,杨先生对何大姐说,他知道狗埋在哪里了。他指着一棵树说,那棵树比其他树精神多了,是吧?树身明显粗壮些,更枝繁叶茂,那一定是吸收了狗的营养!何大姐半信半疑,却留意了那棵树,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一排松树,就那棵长得高,长得粗,还率先结出了松果。那一年,她之所以领我去看,是因为别的松树冠上要么无果,要么松果稀落瘦小,唯独那一棵粗壮的树上松果累累。何大姐叹道:“看来树也需要营养!”她的丈夫杨先生说,那排树下只有薄薄一层沙土,土下尽是碎石,哪里来的营养?树能活下来,就已经不错了。
路边的树,有的高大、挺拔、粗壮,有的矮弱、萎缩,有的半死不活,有的早就枯死了,更多的稀松平常,其中必有缘故。首要位置很重要。恰好泥土松软、肥沃,地脉通顺,地墒良好;恰好空间开阔、豁朗,阳光充足,和风通畅;恰好地势伏低而凹,聚积雨水,泥土湿润。三个“恰好”,居其一,便拥有一个优势;都具备,那就是幸运儿了;一个优势也没有,那就怪不得被淘汰了。其次,树的自身也很重要。本来发育就好,根系发达;移栽时树根保留完好,附着原土足够;栽时坑挖得深而且大,容易扎根入土;树下的土壤充足,少有碎石,与地脉相通无阻。凡此种种,都对树的生长有利。其三,人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整个移栽过程,人是否有知识、有技术,是否负责任、尽心且用心,是否留意细节、枝蔓,是否带有爱护之心,等等,都会对树的生长产生影响。遇到行家里手了,树就幸运之至了;遇到莽汉、懒汉了,树就倒霉透顶了!
想来,树和人是一样的。树的命运,从育苗时就开始了;何时被何人移栽到何地,都得听天由命。育苗时是否得天独厚,移栽时是否得天时地利,这个过程是否及时顺遂,等等,都是命里注定的。一些树看上去挺好的,被移植时就确定了风水宝地,栽种后被当宝贝似的养护,三天两头输液,眼看着起色了,发绿了,精神了,茁壮成长了,长成一道风景了,却遭遇暴风雨,不是被连根拔起,就是被拦腰折断,情景惨不忍睹。人们总是归因于不可抗力,对人为的因素视而不见,心照不宣,或者刻意回避,或者隐瞒而无所不用其极。我就曾目睹过一些被风刮倒的树,只见树根蜷缩,树坑浮浅,栽电线杆也不能这样敷衍了事吧?只惨了树,片刻前还傲立繁华地带,一眨眼就被清理出局了。
反过来说,人和树又何其相似啊!至于如何相似,已无须饶舌赘述了。我每从路边的树下经过,向树行注目礼,脑海里常浮想联翩:树长在路边,真的荣幸吗?是树喜欢城市呢,还是城市更需要树呢?城市里没有树是苍白的,路边若无树木成荫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对树来说,若生长在斧锯够不着的地方,可能会更理想些,更滋润、踏实、长久些。人迹罕至的地方,或许才是树的天堂。实际上,能自由自在地生长,更容易长成参天大树吧?那样的话,不想成为风景,自身已是风景了!
城市道路只要新建或者拓宽,两侧一定会栽树。怪,同时间栽下的,个头大致上一样,栽后齐整地站立两排,护卫道路,像卫兵似的,并无多大差别。过了些年头,发现有的长高了、长粗了,有的低矮而极不起眼,大多数则保持了中立,既整齐划一,又不高不矮。也有个别地方空置,树可能夭折,却没有再补栽。
我就想,树为什么会有差别呢?一样的阳光,一样的地面,一样的空间,却为何有了不一样的今天?我并不知道原因,就只好想当然了。
我想起了从前,住在安远门外,上下班经过护城河。在河的边上,栽了一排松树。多年后,下班回来,与同事何大姐同行,她领我去河边,指着那一排树问:“你发现不一样了吗?”我发现了,其中一棵不但高大,而且树冠上结满了松果。我当然惊讶,问:为什么呢?
何大姐说,若干年前,她家的狗去世了。那是一条名狗,原主人是著名作家杜鹏程夫妇。杜老走后,夫人又去上海女儿家居住,只好忍痛割爱,将狗寄养给了善良的何大姐。狗通人性,我每去何大姐家,它必跑到门口迎接。真是一条好狗,只可惜年事已高,终于无疾而终了。何大姐的丈夫杨先生敬重它,不愿意草率掩埋,乃灵机一动,趁夜深月明之时,将它带到了河边,选择了一棵松树,在其近处挖了一个深坑,就算它的墓地了。当时怕人看见,比较匆忙,没有标记。几日后经过雨淋日晒,满地沙土,竟想不起把狗埋在哪棵树下了。
一年后,夫妇二人去河边遛弯,杨先生对何大姐说,他知道狗埋在哪里了。他指着一棵树说,那棵树比其他树精神多了,是吧?树身明显粗壮些,更枝繁叶茂,那一定是吸收了狗的营养!何大姐半信半疑,却留意了那棵树,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一排松树,就那棵长得高,长得粗,还率先结出了松果。那一年,她之所以领我去看,是因为别的松树冠上要么无果,要么松果稀落瘦小,唯独那一棵粗壮的树上松果累累。何大姐叹道:“看来树也需要营养!”她的丈夫杨先生说,那排树下只有薄薄一层沙土,土下尽是碎石,哪里来的营养?树能活下来,就已经不错了。
路边的树,有的高大、挺拔、粗壮,有的矮弱、萎缩,有的半死不活,有的早就枯死了,更多的稀松平常,其中必有缘故。首要位置很重要。恰好泥土松软、肥沃,地脉通顺,地墒良好;恰好空间开阔、豁朗,阳光充足,和风通畅;恰好地势伏低而凹,聚积雨水,泥土湿润。三个“恰好”,居其一,便拥有一个优势;都具备,那就是幸运儿了;一个优势也没有,那就怪不得被淘汰了。其次,树的自身也很重要。本来发育就好,根系发达;移栽时树根保留完好,附着原土足够;栽时坑挖得深而且大,容易扎根入土;树下的土壤充足,少有碎石,与地脉相通无阻。凡此种种,都对树的生长有利。其三,人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整个移栽过程,人是否有知识、有技术,是否负责任、尽心且用心,是否留意细节、枝蔓,是否带有爱护之心,等等,都会对树的生长产生影响。遇到行家里手了,树就幸运之至了;遇到莽汉、懒汉了,树就倒霉透顶了!
想来,树和人是一样的。树的命运,从育苗时就开始了;何时被何人移栽到何地,都得听天由命。育苗时是否得天独厚,移栽时是否得天时地利,这个过程是否及时顺遂,等等,都是命里注定的。一些树看上去挺好的,被移植时就确定了风水宝地,栽种后被当宝贝似的养护,三天两头输液,眼看着起色了,发绿了,精神了,茁壮成长了,长成一道风景了,却遭遇暴风雨,不是被连根拔起,就是被拦腰折断,情景惨不忍睹。人们总是归因于不可抗力,对人为的因素视而不见,心照不宣,或者刻意回避,或者隐瞒而无所不用其极。我就曾目睹过一些被风刮倒的树,只见树根蜷缩,树坑浮浅,栽电线杆也不能这样敷衍了事吧?只惨了树,片刻前还傲立繁华地带,一眨眼就被清理出局了。
反过来说,人和树又何其相似啊!至于如何相似,已无须饶舌赘述了。我每从路边的树下经过,向树行注目礼,脑海里常浮想联翩:树长在路边,真的荣幸吗?是树喜欢城市呢,还是城市更需要树呢?城市里没有树是苍白的,路边若无树木成荫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对树来说,若生长在斧锯够不着的地方,可能会更理想些,更滋润、踏实、长久些。人迹罕至的地方,或许才是树的天堂。实际上,能自由自在地生长,更容易长成参天大树吧?那样的话,不想成为风景,自身已是风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