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
2025年08月06日
字数:1626

(图片由AI生成)
■孔明
寄居都市,只要出行,就不免遇见红绿灯。无论走路的,还是开车的,都喜欢一路绿灯,畅行无阻。这符合人之天性,也符合人之常情,人总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因而总喜欢以此祝福他人。
然而,人生在世,谁能一帆风顺呢?应该有,但绝对是凤毛麟角。人在旅途,总会遇到红灯,这便是红灯对人生最大的启示。出行,能遇见红灯,就能做到心里有数,譬如时间成本,就不能不予以充分考虑。
鲁迅说:“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路,就不可能一个人行走;是路,有可能畅行,也有可能拥堵;是路,总有意外之事发生;是路,总得有个交通规则来管束;是路,只有人人依规而行,才可望路路通顺。
每遇见红灯,我就盯着红灯读秒,这个时候,我才直观地意识到了时光在流逝,分分秒秒都不等候,等候的只有行人。不存在愿意不愿意,而是交通规则不得不遵守。等候,就为了不等候;人皆如此,等候才会转化为不等候。各行其道,才会大行其道;各守本分,才会相安无事。
面对红灯,怎能无动于衷?红灯亮起来,司机正好调整一下情绪,让注意力更集中起来;行人正好停下脚步,暂时放松,把自己的心安静下来。恰是红绿灯路口,才是街头一道不得不欣赏的风景。看过往行人,观过往车辆,人间百态在瞬间一览无余。就说行人吧,那步履匆匆的,多半是有事在身;那目不斜视的,多半是踌躇满志;那东张西望的,多半是心有旁骛;那小心翼翼的,多半是生性胆小。至于那车辆,当然各有千秋。豪车上多半坐着土豪,货车上多半坐着货主,开私家车的多半已无优越感了。这年头,私家车已等同自行车,以车代步而已,自行方便罢了,已没有啥可炫耀的。
我是步行一族,对红灯感受相对多些。遇见红灯,我是一定会停等的,常发现路人不尽然都等,有的眼前左右不见过车,对红灯就熟视无睹了。行人不像车辆有交通规则约束,完全靠自觉。总有一些人自作聪明、自作主张、自行其是,以为只要不妨碍车辆正常行驶,自己闯红灯算不得什么。社会公平,多半是被这类人打破的;社会秩序,也多半是被这类人扰乱的。这类人不按常规行事,却坐享一反常规之利,多半还洋洋得意,多半还振振有词,不认为自己行为失准,反嘲笑别人是傻帽,不像自己会见机行事。社会上,的确有这类人常占便宜不吃亏,比别人活得相对滋润些。幸而这类人总有,但不是很多,大体上无伤大雅,即使伤点,也无可无不可,因为无奈呀!总有人打擦边球,谁和他较真呢?法律管不着,道德够不上,连警察的眼睛都半睁半闭了,遑论常人呢?
话说回来,红灯象征着规则,规则都是人定的,人定的不一定都合理,合理的不一定都无懈可击,有懈可击就有人钻空子,有人钻空子就足证规则并不完美,并不完美恰是调整(细化、美化)规则的理由。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规则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以不变应万变也不一定就是好事。就说交通规则,一些国家靠右行驶,一些国家靠左行驶,约定俗成而已,优劣自洽,习惯成自然。古代中国以小脚为美,是何道理?如今若仍有人缠足,那就成怪物了!
想起了改革开放初期曾流行一种说法:“绿灯亮了顺着走,黄灯亮了赶着走,红灯亮了绕着走。”总之是,不管绿、黄、红,反正要一往无前,义无反顾。有无道理?有的!当时老广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既然是摸,就有个变数,瞬息万变,不抓住机遇,就等于坐失良机。再者说,红灯亮了绕着走,并不违规。前有拦路虎挡道,绕行是明智的。
我总觉得红灯是在警示人心:有所为,有所不为,此乃人间正道,不可等闲视之。譬如十字路口,红停绿行,一如男厕女厕,人皆遵守,习以为常,才可谓文明。现在已文明多了,但还不尽如人意。我们的红绿灯路口,仍须警察亲临疏导,仍须电子警察监督,仍须摄像头留一手执法凭证。任重道远,人人有责,没有例外者。
想起了2003年9月,与同事艾平在德国科隆市夜间散步,走到一个偏僻的小十字路口,四周静悄悄的,长久未见一辆车经过,却见红绿灯依旧闪烁切换。其时,一位老年妇人经过十字路口,安详地等候红灯变绿,我与艾平俱感慨:“这才叫国民素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