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腹腔镜巧摘腹膜后“巨瘤”

西安交大一附院微创手术助9岁女童重获健康

2025年08月06日 字数:794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 文/图)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曹振杰主任团队联合麻醉手术室,成功为一名9岁女童完成单孔腹腔镜下腹膜后巨大肿物切除术,以高超技术为患儿解除病痛,彰显了该院小儿外科的精湛治疗水平与人文关怀。
  据了解,该患儿右侧腹膜后巨大肿物CT下测量大小为57mm伊40mm伊65mm,且周围脏器血管受挤压均发生不同移位:右侧肾上腺受压移位、与病灶边界不清;下腔静脉受压向右前移位,同时还毗邻肝脏,邻近肝右叶明显受压呈弧形;右侧肾脏受压;胰头及十二指肠被向左前挤压移位。复杂的解剖毗邻关系以及肿物巨大的占位效应,加之不明确良恶性,若不及时干预将引起严重后果(如高血压、肠梗阻、肿瘤侵犯和转移等)。然而,患儿腹腔空间狭小,肿物大且深,加之复杂的解剖关系,使得手术风险极高。
  为了以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曹振杰主任团队联合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经过严谨的术前评估与讨论,最终决定采用单孔腹腔镜技术实施肿物切除。术中,经探查可见肿物系实性椭球形,质地坚韧不能推动,包绕于右侧肾上腺、右侧肾动静脉、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之间。其中右肾上腺静脉横跨肿物表面,且肿物左缘与腰大肌粘连紧密。曹振杰主任团队面对重重困难,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娴熟技术,精准操作、仔细分离,通过单孔腹腔镜技术完整切除肿物,以最小的创伤为患儿解决了病痛。术后,经过对症治疗,患儿恢复顺利,目前已康复出院。
  据曹振杰主任介绍,此次单孔腹腔镜下腹膜后巨大肿物切除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切口隐匿美观,切口隐蔽于脐部,术后“无痕”,保护患儿心理健康;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次日患儿即下床活动,1周出院;以微创手段获取完整病灶,明确诊断。
  曹振杰主任提醒:儿童腹膜后肿物早期常无典型症状,多数通过体检偶然发现,此次病例若非体检及时检出,肿物可能继续生长并引发严重并发症。建议家长每年为孩子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尤其出现腹痛、不明原因高血压或发育异常时更需警惕。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