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茶香醉心脾
2025年08月01日
字数:1372

(图片由AI生成)
■涂龙
清晨,行走在秦巴山脉深处的茶园小径,山岚缭绕,幽香袅袅,真是一种享受呢!
驻足山间,抬眼望去,茶山层层叠叠,像极了一幅淡墨山水渐次展开,薄雾在似一道道绿色波浪的茶垄间游移,如诗如画如梦。
几位头戴斗笠、身着布衣、背挎竹篓的采茶姑娘灵巧地穿梭在茶陇间,一边愉快地歌唱,一边指尖翻飞,将一芽芽春色收入篓中。我饶有兴味地与其中一位笑起来真好看的姑娘攀谈。对方向我递过一撮新摘的茶芽,笑着说:“这是咱们安康山里特有的富硒茶,闻闻,多香!”我将细嫩的茶芽捧在掌心,嗅了又嗅,清幽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不禁连声赞叹,继而品味和模仿着姑娘“要一捏一提,不能用指甲去掐”的采茶要领,一边帮助姑娘采茶,一边聆听她清脆悦耳的声音讲关于茶的故事。
攀谈间,我们来到在半山腰的茶厂。刚进门,浓郁的茶香立即将我们紧紧地包裹。几位制茶师傅正忙着杀青、炒茶、揉捻等,手法娴熟有序。热情好客的老廖捧给我一杯刚泡好的新茶,碧绿的茶汤在白瓷杯中泛着柔和的光,仿佛将整个春天都凝聚其中。我忍不住轻啜一口,舌尖触到茶汤的一瞬,便觉滋味清鲜甘醇,唇齿留香。
老廖指向角落里的干茶样品说,“以前这儿夏秋的茶叶卖不上价,现在可不一样!这些是去年的白茶和红茶。”我拿起一旁玻璃罐,里面银白色的芽毫分外显眼,另一罐则盛放着乌润的红茶,闻起来香甜醇厚。据老廖介绍,如今茶园春采绿茶、夏制红茶、秋做白茶,甚至把富硒茶与当地特产柑橘结合,研制出风味独特的富硒柑橘茶。全年都有不同茶品问世,再也不会让夏秋茶白白浪费。望着陈列架上琳琅满目的茶产品,我由衷赞叹:“一片叶子真能变幻出这么多滋味!”老廖点头道:“是啊,如今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等五彩纷呈,就像百花齐放的春天,哪一款都有人喜欢。”我恍然明白,南方茶人的设备和工艺,加上本地茶人的勤劳和智慧,正在把这片绿叶打造成丰富多样的产业,让小小茶叶拥有了无限可能的未来。
沿山坡来到村头茶农老王家中。院子里晾晒着新采的茶青,几只土鸡悠闲地踱步啄食掉落的茶梗。见我来,正俯身在大木桌上认真分拣新制手工茶的老王放下活计,拈起一撮新茶放入杯中,然后提起滚开的热水壶就要往杯中倒。我惊问:“沸水会不会把嫩茶烫死?”老王笑答:“咱们安康的富硒绿茶,必须用100℃的沸水泡。”见我不解,遂继续解释:“很多人以为绿茶怕开水烫,其实咱这富硒绿茶芽头肥嫩,得用沸水才能把它的香气完全激发出来,否则香味出不来,那多可惜!”说罢,老王将滚烫的水高高冲入杯中。顷刻间,茶芽在杯中翻滚,丝丝白雾伴着清香氤氲而上。我啜饮一口,只觉舌尖微苦却旋即生甜,唇齿间仿佛绽放出一朵兰花,清香袅袅。这滋味仿佛茶农的日子——起初略带清苦,但耐心耕耘后终能收获劳动的甘甜。
不知不觉,夕阳已把我们的影子拉长。我与老王告别,却舍不得离开茶山,因为我觉得现如今的茶园不仅是茶农的耕作之地,更是城里人向往的诗和远方。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在这里随茶农采茶、赏景、品茗,尽情享受慢生活。在这片融合了农业、文化、研学和旅游的茶山上,人与自然重新建立起亲密的联系。茶园不再只是茶园,它是课堂,是乐园,更是心灵的栖息之所。一片小小的叶子,连接着南北山水,融汇了古今岁月,使我看到了人与土地的深情相守,传统与现代的水乳交融,也看到了小小茶叶所承载的文化与希望。
那一缕氤氲如诗的茶香,将化作回甘的回忆,长留心间,温暖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