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与小一
2025年08月01日
字数:1103

(图片由AI生成)
■冯晓军
拈起笔来,抄录前人诗章,或录下自己的偶得之句。当文字与书法同源共感时,笔墨便成了情感的延伸。此时总有一团灰白的影子出现在纸堆边,尾尖在光影中轻轻摇曳。小一来了,伏在老何悬腕的阴影里,成为笔画中沉默的陪伴者。
小一是只猫。它自由自在的,不取悦于人,不遵奉于规,只依循本心而行走坐卧。老何伏案书写时,它便也伏着,眼瞳半闭,仿佛在墨香里入了定。它不惊扰,却以呼吸的韵律悄然应和着笔锋在纸上的起落——它从不关心老何写的是传世佳作还是柴米账目,只在意那支笔尖移动时投下的温暖阴影是否正好覆在它脊背上。小一的伴随,老何笔下似乎流淌出更多生命气息。书法的真趣,常隐于不期然的日常呼吸之间。
小一的慵懒、松弛,与老何书写时的从容相映成趣。老何从不正襟危坐地“创作”,常是半倚在藤椅中,小一便蜷在案头的纸堆空隙里打盹。偶有笔锋行至酣畅处,它忽伸爪拨弄垂落的纸角,墨痕便随纸的微颤洇开一朵意外的花——老何并不恼,反觉这墨花如老墙雨痕,自有天趣。小一无意间踏过未干的墨迹,像是“破坏”,反倒消解了书写的刻意,使纸面多了野逸的生气。
小一凝视砚台的眼神,澄澈如观宇宙。它静坐案头,瞳子随笔锋流转,仿佛能穿透墨色,直抵书写的本真。老何写“水流心不竞”时,它盯着笔洗沿滴落的水珠;录“竹影扫阶尘不动”时,它的尾巴轻轻拂过青砚上的微尘。猫与书法,似乎在静观中达成奇妙的共感——皆是对当下万物的全然专注,皆是对时间流逝的安然接纳。小一眼中所映照的,正是老何放弃“书法家”重担后,回归的那颗专注之心。
小一仿佛通禅。它睡时如入涅槃,醒时如电光石火。这动静之间的圆融,似老何笔下的节奏:凝神处墨沉如渊,挥洒时笔走龙蛇。看古人的法帖,字字端严如老僧,却在收笔处忽见一撇逸出如猫尾轻甩,原是书写时笔锋随那动静自然荡开。生命的气息与墨迹交融,猫的野性和禅意渗入了点画。
小一在纸堆里安睡,肚腹随呼吸微微起伏,老何便在这温热旁继续书写。墨痕叠着猫毛,诗稿染着阳光,最平凡的日子因而有了金边。美是心灵的修行。老何案头的小一,正是这修行的见证——它不评判字之工拙,却以全部的在场告诉主人:放下执念,墨里自有呼吸。
当老何搁下笔时,小一便轻盈地跃上还散着墨香的纸页,蜷成一团墨色的云。纸上墨迹尚新,似有呼吸。这些墨痕,是生命与时光相互渗透的温暖印记。纸上有墨痕,墨痕里有猫影,猫影里映着人俯首书写时的侧脸——原来最好的书法,不过是生命在纸上自然舒展的模样。
当墨迹渐干时,小一在案头翻了个身,直勾勾的眼神扫了一下老何:哎,这老汉终于忙活完了。它便跳下案头去找妈了。老何这日复一日的书写,是时光默默留下的温暖印记——在刻意求工的世界里,以散步者的姿态行走,俯首生活。
记何虎林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