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居”到“乐业”的蝶变
洛南县景村镇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画卷
2025年08月01日
字数:1128

搬迁小区居民在社区工厂加工锡箔纸。
■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马宏涛 文/图
夏日的傍晚,漫步在洛南县景村镇景村街社区怡景佳苑易地搬迁小区,绿树繁花掩映下的居民小区错落有致,车辆在停车位上整齐排列;老人们在崭新的健身器材上舒展筋骨,年轻人在崭新的篮球场上挥洒汗水,孩子们在干净整洁的文化广场上追逐嬉戏;活动室内,居民们或唠家常、或下棋对弈,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谁能想到,这个如今充满温情与活力的社区,曾因矛盾纠纷频发、环境脏乱而让居民苦不堪言。今年以来,景村镇以治理创新为抓手,实施小区治理“五大行动”,推动260余户搬迁群众实现从“安居”到“乐业”的蝶变。
“以前家里漏水都不知道找谁,现在党群服务站就在家门口,党员干部随叫随到,心里特别踏实!”居民赵大爷的感慨道出了怡景佳苑小区居民的心声。为破解搬迁小区治理难题,景村镇率先在小区成立党支部,建设集党群服务、物业协调、文化活动于一体的“红色阵地”,选派德高望重的离任村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并安排党员直接参与物业服务。如今,党群服务工作站不仅是政策宣传、事务办理的窗口,更成为居民议事、情感交流的“暖心港湾”。党员干部定期入户走访,倾听群众诉求,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党旗在基层治理一线高高飘扬。
“多亏了周叔,不然我一个人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独居老人李奶奶提起网格长周政民,感激不已。去年冬天,李奶奶突发不适,周政民在走访中得知后,第一时间联系卫生室医生并全程陪护,让老人转危为安。这样的暖心故事在怡景佳苑小区屡见不鲜。通过构建“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网格长——楼栋长——单元户长”五级网格体系,景村镇将治理责任细化到户、服务落实到人。网格员化身为“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生活服务员”,累计化解邻里纠纷12件,解决群众诉求37个,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成为现实。
“以前愁没活干,现在愁活干不完!”居民李大姐一边清扫小区卫生,一边笑着说。作为公益岗人员,她每月能增收1000多元,实现了“顾家挣钱两不误”。而在集镇经营小饭馆的张丹夫妇,则通过政府创业扶持政策,生意越做越红火。景村镇聚焦搬迁群众就业难题,创新推出“五个一批”就业帮扶机制——通过工厂招工一批、商超吸纳一批、外出务工一批、集镇创业一批、公益岗兜底一批,多渠道拓宽就业门路。今年以来,该镇已开展技能培训3期、推送岗位信息7期,开发公益岗位12个,帮助260余名群众实现就业创业,户均1人就业的目标基本达成,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从“散”到“聚”、从“争”到“和”、从“脏”到“美”、从“乱”到“治”,景村镇以创新治理为笔,以民生福祉为墨,在易地搬迁的“答卷”上书写了安居乐业的生动篇章。未来,随着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这幅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画卷,必将更加绚烂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