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台区抓实“河长制”筑牢防汛“安全堤”

2025年07月31日 字数:886

  汉台区抓实“河长制”,筑牢防汛“安全堤”。

  ■记者 任军 通讯员 何兆峰 文/图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在褒河龙江段,村级河长郑贵安正带领巡查小组对负责河段进行日常巡查。郑贵安表示:“我们加密了临水区域的巡查频次,所有低洼易涝点都安装了智能水位监测设备,并安排执法力量进行24小时值守。”这样的防汛场景,正是汉台区以“河长制”为抓手,全力筑牢安全防线的生动实践。
  汉台区构建了“三级联动”护河体系,以234名区、镇、村三级河湖长为核心,压实区、镇、村、组“四级”防汛责任,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网络,实现了防汛工作的无缝衔接和高效运转。同时,以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为抓手,规范河道秩序,彻底解决了河道内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河道的管理效能。为全面提升城市排涝能力,该区积极开展了清淤、疏通城区排水管网、检修维护排洪渠闸门及抽排水泵等工作,并完成了立交桥泵站改造和积水治理工程,有效保障了重点防洪工程安全度汛。
  汉台区聚焦“一江、一河、一城区”防汛重点,建立健全了分片分段到点的防汛风险防控责任体系,对汉江、褒河53.67公里堤防等防汛重点风险点位逐一落实行政包保责任人、管理责任人、巡查避险责任人。
  汉台区研判确定“三必撤”涉险群众353户728人,逐户落实镇村监护人、网格化管理员、邻里帮扶人,积极开展了常态化撤离、常态化下沉、常态化巡控等工作,并优化完善防汛风险隐患“排查、管控、治理、提升”全周期闭环管理机制,累计排查整治洪涝地质灾害隐患59处、地下场所风险隐患47处,完成黄家塘立交桥泵站改造、70公里排水管网清淤及西新街积水治理工程,有效提升了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
  汉台区坚持“宁可备而无汛,不可汛而无备”原则,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褒河、汉江流域上下游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汉江汉台段水位涨水等预警信息直达基层;组织开展防汛演练102场次,参与人数8861人,储备防汛救灾物资1441万件、价值615万元,组建救援队伍264支4876人。汉台区通过开展全区汛期群众安全教育专项行动,举办临灾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专项培训,有效提升了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和应急处置水平,为安全度汛提供了坚实保障。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