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海十六载凿刻掘进勋章
—— 记韩城矿业下峪口煤矿掘进一区区长杨栋
2025年07月30日
字数:1059

■记者 李保锋 通讯员 吴亚会 卫宝娜 文/图
矿灯光束刺破千米井下的深邃,杨栋粗糙的手掌抚过冰冷的岩壁,掌心老茧与煤面摩擦的沙沙声,仿佛与16年前初次握住风镐时的心跳重叠。从青涩矿工到全国劳模,从技术新手到掘进区队“领头雁”,韩城矿业下峪口煤矿掘进一区区长杨栋用16年光阴,在煤海深处书写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奋斗史诗。
淬火成钢:从学徒到技术革新“攻坚者”
2009年,杨栋踏入下峪口煤矿时,心中便埋下“要干就干到最好”的种子。2010年,首台综采设备落地,从未接触过现代化设备的矿工们手足无措。作为外派培训的采煤机司机,他深知责任重大:“机会难得,必须多学本事,回来教给工友。”
学历不高的他,随身携带笔记本记录齿轮参数、液压系统原理,凌晨3点在车间对照图纸调试设备是常态。靠着这股韧劲,不到一年,他不仅能凭齿轮异响精准定位故障,更总结出“听、摸、看、测”等4步检修法,成了工友口中“行走的设备说明书”。
在“智能矿井智慧矿山”建设中,杨栋以“把问题当课题”的匠心,推动多项技术突破。2021年,23306运顺工作面因巷道过高导致锚索张拉困难,他与同事用铁制圆筒研发出锚索张拉辅助器,既提效又降风险;“矿用自动洒水消尘装置”让粉尘浓度降低40%;“皮带运输智能控制系统”将运输距离从800米延长至1000米,年省设备投入超200万元。截至目前,他带领团队完成“五小”创新120余项,获13项团体专利和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党旗领航:让“劳模精神”成为掘进的动力
“党建红”与“乌金黑”的融合,是杨栋任掘进一区党支部书记时的鲜明特色。他与公司劳模张军组建“党员先锋队”,攻坚23302半煤岩巷掘进——当时月进尺仅240米,距500米目标悬殊。
“硬骨头就得啃出样!”杨栋建立“一对一”技能帮扶机制,通过技术课堂、实操演练等方式传艺,关键环节带头上。在他带动下,月进尺提至456米,刷新韩城矿区保持3年的纪录。杨栋推行的“四勤一建”素质提升工程和“三包三定”责任制,实现隐患整改率、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双100%,这支队伍成了矿区攻坚的“王牌军”,以心暖人,把“服务直通车”开至职工的心坎上。
“井下苦,职工心暖了,日子才有奔头。”杨栋带领劳模服务团队,将“服务直通车”开到职工身边。多年来,为重病职工募捐、协调夫妻岗调整、改造井下休息硐室装暖风机、12项人岗适配让技工展所长……68件民生实事落地,30余万元救助金筑成“暖心防线”,职工满意度达98%。
如今,杨栋的工作岗位和荣誉不断更新,从陕煤集团劳模到全国劳模,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载誉后第一时间下井的身影。“要干就干好干精”,这7个字刻在巷道岩壁上,更成了矿工逐梦的精神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