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打造“中国氢能科创之都”
2025年07月29日
字数:1017
■记者 杨涛
7月25日,由西安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聚焦氢能产业发展媒体采访团走进西咸新区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和经开区西部材料等企业,近距离感受西安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加速布局氢能全产业链。
走进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记者被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的氢能产业两链融合加速器展厅所吸引。作为陕西省首个氢能产业科普与成果展馆,这里分为“氢战略,绿色发展”“氢产业,能源密码”“氢规划,政策引领”“氢合湾,赋能未来”“氢应用,产品展示”五个单元,系统呈现了氢能产业的发展脉络与园区建设成果。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产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志超告诉记者:“目前,氢合湾燃料电池产业园企业入驻率达89%,30家氢能企业的2024年总产值超12亿元,形成了‘研发——制造——应用’的协同格局。这里不仅是产业集聚地,更是创新成果转化的‘加速器’。”
在盛世盈创氢能科技(陕西)有限公司成果展示厅的氢能交通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展品前,公司总经理聂小确表示:“这套刚入选绿色低碳技术项目名单的系统,靠的是我们自研的质子交换膜、膜电极、催化剂层等9项专利核心技术。这些技术能通过提升氢气利用率和疏水性能,让氢燃料电池转化效率最高达到55%。”
在陕西旭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的洁净车间里,全自动生产线正高速运转。旭氢时代研发总监代一帮表示:“这是西北首条全自动生产线,年产能达2000台(套)。未来3年将主攻核心部件国产化,让电堆更经济可靠。”数据显示,西安已建成每年3000台的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石墨烯复合固态储氢材料生产线,国内首套桌面式连续有机液体储氢装置也即将投产。
据了解,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院士团队与公司深度协作,于2023年联合发布了自研自产的陕西首台(套)车用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电堆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今年4月底,公司院士工作站正式获批授牌,成为陕西省氢能领域的首个省级院士工作站。
位于经开区的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氢能领域立足自身稀有金属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延伸产业链,以高质量的钛基材和镍基材为基础,成功开发了燃料电池用精密钛箔、低成本高性能钛双极板、PEM电解槽用冲压钛极板、微孔钛毡和抗氢脆涂层以及AEM电解槽用镍极板、微孔泡沫镍毡、自支撑活性电极等市场领先产品。
近年来,西安市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一先导、两基地、多场景”的产业布局,培育氢能企业120余家,数量占陕西省的一半以上,2024年产值近30亿元,形成了覆盖“制储运用”的完整生态。
7月25日,由西安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聚焦氢能产业发展媒体采访团走进西咸新区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和经开区西部材料等企业,近距离感受西安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加速布局氢能全产业链。
走进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记者被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的氢能产业两链融合加速器展厅所吸引。作为陕西省首个氢能产业科普与成果展馆,这里分为“氢战略,绿色发展”“氢产业,能源密码”“氢规划,政策引领”“氢合湾,赋能未来”“氢应用,产品展示”五个单元,系统呈现了氢能产业的发展脉络与园区建设成果。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产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志超告诉记者:“目前,氢合湾燃料电池产业园企业入驻率达89%,30家氢能企业的2024年总产值超12亿元,形成了‘研发——制造——应用’的协同格局。这里不仅是产业集聚地,更是创新成果转化的‘加速器’。”
在盛世盈创氢能科技(陕西)有限公司成果展示厅的氢能交通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展品前,公司总经理聂小确表示:“这套刚入选绿色低碳技术项目名单的系统,靠的是我们自研的质子交换膜、膜电极、催化剂层等9项专利核心技术。这些技术能通过提升氢气利用率和疏水性能,让氢燃料电池转化效率最高达到55%。”
在陕西旭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的洁净车间里,全自动生产线正高速运转。旭氢时代研发总监代一帮表示:“这是西北首条全自动生产线,年产能达2000台(套)。未来3年将主攻核心部件国产化,让电堆更经济可靠。”数据显示,西安已建成每年3000台的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石墨烯复合固态储氢材料生产线,国内首套桌面式连续有机液体储氢装置也即将投产。
据了解,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院士团队与公司深度协作,于2023年联合发布了自研自产的陕西首台(套)车用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电堆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今年4月底,公司院士工作站正式获批授牌,成为陕西省氢能领域的首个省级院士工作站。
位于经开区的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氢能领域立足自身稀有金属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延伸产业链,以高质量的钛基材和镍基材为基础,成功开发了燃料电池用精密钛箔、低成本高性能钛双极板、PEM电解槽用冲压钛极板、微孔钛毡和抗氢脆涂层以及AEM电解槽用镍极板、微孔泡沫镍毡、自支撑活性电极等市场领先产品。
近年来,西安市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一先导、两基地、多场景”的产业布局,培育氢能企业120余家,数量占陕西省的一半以上,2024年产值近30亿元,形成了覆盖“制储运用”的完整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