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铜蚕织就富民新画卷

—— 石泉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见闻

2025年07月28日 字数:660

  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采用智慧喷灌技术管护桑园。
  
  ■记者 奚钦 文/图
  盛夏时节,行走在石泉县的青山绿水间,连片桑园碧波荡漾,现代化养蚕工厂机声轻鸣,金蚕小镇游人如织。一场以“鎏金铜蚕·声动石泉”为主题的媒体采风活动正在此展开,7月25日,记者跟随采访团深入探访石泉,近距离感受一枚千年“鎏金铜蚕”如何撬动一个县域特色产业蓬勃兴起,织就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
  在池河镇五爱村、双营村养殖户家中,记者看到农户们正聚在一起,把一颗颗饱满的蚕茧从蚕架上摘下,有条不紊地把成熟的蚕茧挑选装袋。
  记者走进陕西天成丝业有限公司,看到一车车成熟的蚕茧正从四面八方的农户家中被运输过来,收购人员正忙着称重计数,农户们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穿过智能生产区,记者来到成品展厅,蚕丝制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不少客户前来挑选采购。
  据介绍,石泉县有桑园7万余亩,现有养蚕农户8000余户,培育池河、中池2个蚕桑强镇,两河、饶峰、城关、迎丰4个蚕桑重点镇,20个蚕桑专业村,创建8个县级现代蚕桑产业园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蚕桑)产业园(2025年4月已接受省级验收)。全县有22个蚕桑专业合作社、24个工厂化小蚕共育示范点、20个现代化规模养蚕工厂(其中机械化养蚕工厂8个),靶向培育、装备升级30张以上适度规模养蚕(农场)农户140个。2024年养蚕88016张、产茧3630吨。全县蚕桑产业总产值达19亿元,其中,蚕桑产业一产产值4亿元,二产、三产产值15亿元。
  一枚沉睡千年的鎏金铜蚕,在石泉人的智慧与实干中苏醒、活化,正牵引着这片土地沿着产业兴、文化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丝路”,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