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
2025年07月18日
字数:1141

西安市育才中学校长沙涛。
在古城西安,有一所承载着红色血脉的学校——西安市育才中学。这所由著名教育家徐特立于1937年创办的学校,从延安保育小学一路走来,历经80余载风雨,始终坚守着“为教育中华民族的新后代而努力”的初心。近日,记者走进这所陕西省省级示范高中,探寻其如何将红色基因融入现代教育,培育新时代的优秀人才。
记者 杨小娟 文/图
红色血脉铸就育人根基
步入校园,一块镌刻着毛泽东题词的青石格外醒目:“为教育中华民族的新后代而努力”。沙涛校长告诉记者,这句话不仅是学校的创办宗旨,更是代代育才人的精神坐标:“从延安时期的烽火办学,到彭德怀亲自选定校址,再到习仲勋批示更名,红色基因始终深植于我们的教育理念之中。”
学校精心打造的“使命教育”课程体系,将革命传统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在“周恩来实验班”,学生们通过专题学习、情景剧表演、红色研学等活动,深刻感悟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一位学生告诉记者:“学校的‘红色课程’让我明白,学习不仅是为了个人前途,更要有家国担当情怀。”
多元发展绽放青春光彩
在“尚艺实验班”的画室里,学生们正专注地勾勒描摹;琴房中,悠扬的钢琴声潺湲流淌。作为省级艺术教育示范项目,该班30年来已培养千余名艺术生考入清华美院、中央音乐学院等知名高等学府。美术教师说:“我们不仅教授技艺,更注重通过艺术陶冶情操,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
体教融合同样是育才中学的亮丽名片。学校通过“体育特色校建设”“体育明星进校园”“双师型训练培养”等举措,逐步打破“重竞技、轻素养”的传统模式,转向“以体育人、全面发展”的新格局,既关注学生的专业竞技成绩,更注重对其品格塑造和文化提升的培养,实现体育训练与文化教育的资源互通。近年来,学校在国赛和省、市级比赛中成绩辉煌。
智慧教育赋能未来成长
走进教学楼,记者看到教师正通过智慧课堂系统与学生实时互动。据了解,学校已建成九大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教学、管理、评价的全流程数字化。学校科技社团积极开发机器人课程、人工智能课程,培养学生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各类赛事活动中屡获佳绩。
育人育才 奠基未来
沙涛校长表示,学校现有教职工145人。其中,研究生学历47人;高级教师45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2人;三级三类骨干教师42人;西安市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近年来,学校持续引进部属师范院校优秀毕业生,基本形成了“专家引领+骨干支撑+青年后备”的师资梯队结构。
离开校园时,夕阳下的校训石“育人育才,奠基未来”熠熠生辉。沙涛校长说:“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全面发展,更要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在这片红色沃土上,育才中学正以深厚的底蕴、创新的理念,书写着新时代教育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