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一次流动的视觉盛宴
2025年07月09日
字数:2908

(图片由AI生成)
■侯美玲
六月中旬的一天,我坐上复兴号列车,从汉中出发前往西安。夏日的酷热被车身隔绝,车厢内秩序井然,乘客们有的看视频,有的闭目养神,有的用笔记本电脑办公,也有像我一样从车窗看风景的。
房屋和树木一掠而去,行人和车站向后倒退。列车像奔腾的骏马一样高速前进,从陕南直奔关中,穿过城市,经过村庄,来到统领南北、提携黄河长江的秦岭山脉,不同的风景组成了一道流动的视觉盛宴,我的目光随着它的前行,努力捕获着滑过的每一帧画面。
放眼望去,一道道山梁绵延起伏,蔚为壮观,一座座峰岭兀立百尺,英武挺拔。山高谷深、道路崎岖,如此险峻的山峰让人望而生畏,故而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说。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皆因蜀道艰难。唐玄宗为满足宠妃杨玉环喜吃鲜荔枝的嗜好,命令飞骑驿使快马加鞭运输,走的正是这条川陕蜀道,蜀道也因此被赋予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的蜀道被隧道和高架桥梁贯通,一条铁路就能连接南北,天堑从此变通途,这在古代简直难以想象。
不远处,公路盘亘于崇山峻岭之中,铁路轨道纵横交错,公路和铁路组成的交通枢纽相互交融、相互补充,为南来北往的居民提供了最佳的出行条件。如果不看车外,坐在时速一百多公里的列车上是感觉不到速度的,一旦视野向外,与目光平齐的山石、树木和房屋会最先被看到,它们一晃而过,为大脑带来速度感知,然后是高处的天、低处的水、远处的山和近处的石,无一不是稍纵即逝,仿佛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正在接近目的地。
六月是欣欣向荣的最好时节,所有植物都迸发出强烈的生命力,一副要与万物争高下的样子。它们竭力吸收着土壤养分,在充沛的雨水中拔节,在轻柔的云雾中呼吸,在金色的阳光下舒展。每一座山都羽盖葳蕤,触目皆是饱满的绿意,墨绿、翠绿、嫩绿、茶绿、豆绿、玉绿,各种绿色或层次分明,或交错相融,带给人厚重的视觉慰藉。在这片古老而充满灵气的三秦大地上,绿色从未缺席,青山绿水是它最贴切的名片。
千百年来,无数植物在山坡上生根发芽,继而吐绿扬花、繁殖壮大。种子悄然把根扎向大山深处,宁愿一辈子不见阳光,也要把全身积攒的能量无私奉献给枝和叶,草木苍生无以回报,便争先恐后地与朝露晨曦为伍、与鸟语清风为伴,以此装扮美丽世界。远方层层林冠、碧浪舒卷,黛色山脉起伏不定,山峦青翠得让人有深呼吸的想法。绿色主宰了一切,草木以一种磅礴之势在山野蔓延,根根相连、叶叶相依,手挽着手、肩并着肩,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在天地之间滚动、铺陈,努力奔向繁盛的顶峰,释放出不可估量的氧气,真是无愧于“中国绿肺”的美誉。
车身穿过长长的隧道,车窗玻璃突然变黑,手机信号暂时中断,只有头顶的灯没有变化,柔和的灯光始终照亮着每一个角落。在这短暂的三五分钟时间里,恰好给大脑提供了一次放空的机会。这时候,一定要闭上眼睛,在脑海里回放看过的风景,瞬息万变的云朵、巍然高耸的山峰、流水环绕的小桥,每一帧都与众不同,每一帧都值得珍藏于心、反复回放。当然,藏身于深山之腹,不妨将心中的秘密留给大山,让心潮变得轻松,让烦恼不再逗留,从此一身轻松。
出了隧洞,眼前忽然变得豁然开朗。天空瓦蓝瓦蓝的,蓝得纯粹,蓝得没有杂念,不免让人想起蔚蓝的海洋。云雾是山的伴,山是云雾的侣,除了山,我所能看到最多的就是雾和云。雾时刻追随着山,山将满身的雾化作迎接阳光的每一抹微笑。山腰上总是蒙着薄薄的雾纱,风一吹,雾纱轻轻起舞,曼妙的舞姿带给人朦胧的遐想。洁白的云系在山峰的颈间,宛如一条柔软的丝巾。一朵云悠然飘过山岗、划过树梢,缓缓地向我移来,如同一位身穿白纱的仙女,飘忽若神。我伸手准备迎接它的到来,它却从车窗前一晃而过,还淘气地向我挥手告别,完全没了刚才的矜持,俏皮得让我忍俊不禁。
从列车上看,外面的一切都是安静的,山是静默的,树是寂然的,云是安详的,就连沿着铁轨奔跑的小狗也是默默的。静气弥漫的世界让燥热的午后都变得清凉,有种说不出的奇妙之感,全身无一处不熨帖,也无一处不舒坦。
列车驶上高架铁路桥,居高临下,桥下有一汪潭水,深幽润泽,清清亮亮的水面宛若一块碧玉,轻灵纯净得让人有触摸的念头。水边有灿烂的野花,虽然叫不出名字,但我想,它们一定芬芳馥郁,因为此物吸收了天地的灵性,带着来自泥土的本味。一簇簇芦苇接水连天、迎风起舞,用蹁跹的舞姿展示着迷人的身材,修长的枝条托着白色的芦花,许许多多芦花组成一团轻云,为河面平添了几分飘逸和恬静。芦花那么轻柔,仿佛一口气都能将它们吹得飞起,像轻盈的云朵一样,无忧无虑地飘向天空。而我多想走进那个童话世界,站在朵朵芦花中间,听凭它们落满肩头。
两侧山势变得更加险峻,高山峡谷参差错落,古树松柏遮天蔽日,群草如墨如漆。江水激流汹涌,硬生生将悬崖峭壁劈开了一道青色口子,江中巨石横卧,两岸岩石犬牙交错,不免让人对自然的力量心生敬畏。桥下的汉江蜿蜒曲折,犹如一条绸带,缠绕在崇山峻岭之间。水花随波盛开,每一朵都藏着风情与开心。
列车穿过一个小村庄,出现了很多高低不一的小楼,庭院幽静,花木扶疏。山里人家的屋顶各不相同,有的搭建了蓝色钢瓦,斜斜的顶棚一左一右,像大鸟展开的翅膀。有的在屋顶养了花草,有的晾晒着从大山里采来的草药。宁静的院落配上袅袅炊烟和一条老狗,烟火气息十足,带给人无垠的澄明与宁静,鲜活的乡村也因此散发出古老的韵味。
我所乘坐的列车慢慢停下来,让道给另一列快车通行。窗外数条铁轨寂静地向远方延伸,在遥远的尽头与天地融为一体,愈发显得天之空阔、地之辽远。一只懵懂的山雀落在车窗外的栅栏上,胸口的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小眼睛滴溜溜乱转,表示着对我的好奇。我有点困了,哈欠连天,它被我张大嘴巴的样子吓到,扑棱着翅膀飞走了。不远处,几条南瓜藤悄没声息地从篱笆墙里偷跑出来,一股脑地爬到旁边的电线杆上,藤蔓缠绕着攀缘而上,给冷冰冰的水泥柱增添了一丝活力与生机。正是结南瓜的好时节,绿色细藤上竟然长出了三朵大花,金色南瓜花张开大喇叭,像是在“哇啦哇啦”地播报着火车让道的消息。
夏天的雨说下就下,铺天盖地的雨倾泻而下,雨滴在车窗上形成了一个雨帘,透过珠玉般细碎的雨帘,山坡、植物和绿草正在尽情享受着这份突然而至的清凉,峰峦如削的山峰没了刚才的气势,一副听任雨水冲刷的模样,被烟雨笼罩的秦岭显得格外风情万种,交织出一幅雾海缥缈、苍茫万顷的图画。坐在穿行的列车上,脚下的山岭完全隐没在山雨中,风起云涌间如临大海之滨,竟不知谷深几丈。
有人说,火车是窥见一个国家自然风貌的窗口。秦岭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坐上这趟列车,穿过高山,穿过河流,穿过云雾,穿过彩虹,最终抵达目的地,可以近距离感受南方湿润和北方干燥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候特征,无限领略沿途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觅得一份岁月清欢。
太阳依旧炙热,随着光线的移动,池塘、作坊、高陵、深谷、桑田和村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流动的风光犹如缓缓铺开的画卷,无时无刻不在吸引我的目光。对绿水青山有着天然向往的人,不妨从烦冗的日子里拨出二三个小时,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程,坐上飞速前进的列车,享受一次流动的视觉盛宴,在火热的时光里,饶有兴致地将眼睛交予大自然,不失为一种绝妙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