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教育局发布暑期安全提示
全方位守护孩子假期安全
2025年07月09日
字数:1043
阳光讯(记者 杜丽芳)7月7日,西安市教育局发布暑期安全提示,为家长和学生送上了一份全面且细致的暑期安全指南,帮助孩子们远离各类安全隐患。
戏水有度 严防溺水事故
暑假安全提示指出,炎炎夏日,溺水事故进入多发、高发时段。孩子外出,家长务必做到“四知” —— 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对低龄儿童要提高警惕,家中蓄水容器、小区景观池、工地积水坑,都是“深水区”,可能引发溺水事故。
同学们也要提高防溺水意识,谨记防溺水“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戏水;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戏水;不擅自下水施救,发现有人溺水时,要向附近成年人求助或拨打报警电话110求救。
出行守规 保障交通安全
暑假安全提示指出,暑期孩子们外出增多,出行风险增大。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遵守交通规则的好榜样:骑车规范佩戴安全头盔;驾驶机动车要做到不酒驾、不疲劳驾驶、不超速、不超载。
教育孩子外出要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严禁未满12周岁的孩子骑自行车上路,严禁未满16周岁的孩子骑电动自行车上路。
孩子们外出游玩时,在公共场所要关注安全出口,讲秩序、不拥挤,服从指挥,避免踩踏。外出参与有危险性的游玩活动时,家长要全程陪同。
关注居家 消除安全隐患
暑假安全提示指出,夏季天气炎热,食物容易腐烂变质,应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喝生水,防止疾病发生和食物中毒。
不到无证摊点、快餐店、小店购买食品或用餐,不购买“三无”食品。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避免食用生、冷的食品;不采食野菜、野果、野生菌等高风险食物。
家长应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讲究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慢慢吃饭,咀嚼充分,避免养成狼吞虎咽的坏习惯,不偏食,不挑食,合理膳食,促进身体健康。
针对居家安全,家长应教育孩子不玩火,不乱动燃气设备、电器开关和插座;不用湿手触碰电器,电器使用完毕及时断电;不乱拉乱接电线;雷雨天气注意关闭门窗、拔掉电器插头。
网络防范 守护心理健康
暑假期间,许多孩子上网时间增多,受网络诈骗的概率增高。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指导,适度减少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以防孩子沉迷网络或游戏。
同时,教育孩子“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重点防范冒充公检法、免费送游戏皮肤、加明星QQ等诈骗手段,任何涉及转账的要求一律拒绝,并第一时间联系家长。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游戏账号的注册及充值情况。
戏水有度 严防溺水事故
暑假安全提示指出,炎炎夏日,溺水事故进入多发、高发时段。孩子外出,家长务必做到“四知” —— 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对低龄儿童要提高警惕,家中蓄水容器、小区景观池、工地积水坑,都是“深水区”,可能引发溺水事故。
同学们也要提高防溺水意识,谨记防溺水“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戏水;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戏水;不擅自下水施救,发现有人溺水时,要向附近成年人求助或拨打报警电话110求救。
出行守规 保障交通安全
暑假安全提示指出,暑期孩子们外出增多,出行风险增大。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遵守交通规则的好榜样:骑车规范佩戴安全头盔;驾驶机动车要做到不酒驾、不疲劳驾驶、不超速、不超载。
教育孩子外出要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严禁未满12周岁的孩子骑自行车上路,严禁未满16周岁的孩子骑电动自行车上路。
孩子们外出游玩时,在公共场所要关注安全出口,讲秩序、不拥挤,服从指挥,避免踩踏。外出参与有危险性的游玩活动时,家长要全程陪同。
关注居家 消除安全隐患
暑假安全提示指出,夏季天气炎热,食物容易腐烂变质,应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喝生水,防止疾病发生和食物中毒。
不到无证摊点、快餐店、小店购买食品或用餐,不购买“三无”食品。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避免食用生、冷的食品;不采食野菜、野果、野生菌等高风险食物。
家长应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讲究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慢慢吃饭,咀嚼充分,避免养成狼吞虎咽的坏习惯,不偏食,不挑食,合理膳食,促进身体健康。
针对居家安全,家长应教育孩子不玩火,不乱动燃气设备、电器开关和插座;不用湿手触碰电器,电器使用完毕及时断电;不乱拉乱接电线;雷雨天气注意关闭门窗、拔掉电器插头。
网络防范 守护心理健康
暑假期间,许多孩子上网时间增多,受网络诈骗的概率增高。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指导,适度减少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以防孩子沉迷网络或游戏。
同时,教育孩子“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重点防范冒充公检法、免费送游戏皮肤、加明星QQ等诈骗手段,任何涉及转账的要求一律拒绝,并第一时间联系家长。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游戏账号的注册及充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