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秦岭,胸藏大义
—— 孙亚玲散文集《枕着秦岭入眠》读后感
2025年07月02日
字数:2377

(图片由AI生成)
■孙小群
孙亚玲老师的散文集《枕着秦岭入眠》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她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生活万象,蕴含着人间至情与大义。阅读这本书,仿佛置身于作者构建的情感世界,感受着那些温暖而真挚的情愫。从这册文集中可看出作者瘦弱的身板里蕴藏着一颗坚毅顽强、深情博爱、又不失纯真率性的心,让人为她由衷地赞叹。
山河入墨,家国情怀
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对自然的热爱在文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她笔下峒峪的沟沟坎坎、白鹿塬的山山峁峁以及秦岭的一草一石、一潭一瀑都蕴藏着无限的趣味,寄托着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
《白鹿夜画》一文描写了作者夜游白鹿原的唯美画面。在读者的眼前浮现出光影交融的图画。俊俏女子在唯美的画卷中惬意漫游,画卷又在读者的眼前徐徐铺展开来。这不由让我想起了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美景滋养了作者的心灵,作者的描述浸润了读者的心田,美便穿越文字在心灵之间流动起来。
她不仅热爱自己的家乡,更炽热地爱着我们的祖国。
在《南行记之二——中英街》一文中,尤其最后两自然段可读出作者铿锵有力的呐喊,心中的愤慨、拳拳爱国之情喷涌而出。从多篇文章中可看出,作者具有一身凛然之气,拥有一颗爱我中华的赤子之心。
亲情浓郁,岁月恒长
书中对亲情的描写,充满了生活的密度、烟火的温度。作者回忆儿时与家人相处的点滴,那质朴的情感在日常琐事中流淌。本册散文集由61篇文章组成,近一半的文章都回忆了亲情,讲述了作者与母亲、父亲、哥哥、奶奶、舅舅等亲人在一起的深情及有趣的故事。
《那年那月那乡愁》一文中作者写道:“婆看着我和三哥给她的油饼,眼泪汪汪地咋都不吃。她说这稀罕的吃食是要让家里人都尝尝。”浓浓的亲情,从作者回忆中慢慢氤氲开来。孙子孙女儿对婆的孝敬,婆对儿孙的爱护,就在几个圆圆的油饼中圆满地呈现了出来,让读者也仿佛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艰难岁月里,一家人相亲相爱的画面展现于读者面前。
在《品花》一文中作者回忆她和哥哥小时候之间的故事。哥哥晕倒后,妹妹的哭喊声仿佛穿透整个山梁,穿越时光,刺进读者的心里。在《岁月流经大雁塔》一文中,作者回忆40年前哥哥因没能带她进大雁塔参观而懊悔不已,当天晚上躺在床上偷偷地哭。多么浓厚的、真挚的兄妹情谊啊!
粗略地计算,全册书中“父母”一词有37个,“母亲”一词出现了63次,而“父亲”一词竟出现了284次,足可见父亲对作者走上文学之路的影响之深远,作者对父亲之爱的深沉。全册文集专门回忆父亲的文章就有七八篇。
岁月沉淀,哲思悠长
书中的人生感悟,是作者在岁月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她从生活的细微之处,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这些感悟如启明星、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更加坚定、更加从容。
《白鹿仓的下午茶》作者写道:儿子看得兴起,也加入到挑战的队伍之中。在晃荡的桥上走过,玩的是勇气,走的是毅力。想想谁的人生不是在晃荡中走过来的。只要你坚定信念,困难一定会被克服。作者由儿子走水上的秋千桥而深入联想到了人生,迸发出哲思的光芒。
也是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饮茶时对儿女们说:茶,不过两种姿态,沉和浮。饮茶人不过有两种姿势,拿起和放下。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也要放得下。人生就像一杯茶,不能苦一辈子,但要苦一阵子,在又苦又甜的茶里,才能领悟到生活的本质和哲理。作者时时处处都会对人生迸发出思考,由饮茶领悟出面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在对话间,已向儿女传达出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多篇文章中嵌入的游人的对话也总能让文章锦上添花。更让人回味无穷,大大提升了作品的宽度与厚度。精彩的人物对话,使作者受到启发,而品读文章的读者又何尝不是在感动中顿悟。
《枕着秦岭入眠》一文中,作者写到在爬山的过程中,路人孙子与爷爷的对话,爷爷对孙子说:“孩子,人生的路不在于你的起点,而在于你是否坚持。只要你保持自己的意志力,就能征服所有的困难。再远的路,走着走着也就近了;再高的山,爬着爬着也就登顶了。坚持不是为了感动谁,也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而是你得知道向前奔跑总比原地踏步要好。”作者从此对话中受到了激励,而读者又何尝不是深受感动与启发。
在《重生》一文中,作者借助小女孩的童言稚语蕴藏着人生大哲理。她的话一下敲开了母亲封闭的心,让她沉浸在悲痛之中的心扉打开,明白了死不是永远地离开,而是在孕育着下一个重生。作者善于捕捉身边陌生人的言语,不仅启发文中人,更是叫醒读书人。这种写作手法常常令文章锦上添花,使文义更上一层楼。
笔墨清雅,句读有力
从文学角度来看,孙亚玲老师的文字简洁而富有诗意,细腻而不失大气。她善于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将人物、景色、情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她的散文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堆砌,却以质朴纯真的情感打动人心。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阅读这样一本充满真情实感的散文集,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它让我们重新感受到文学的魅力,领略到文字所蕴含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跨越时空,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在《初春》一文中作者对观棋者观察细微,对老者抽旱烟锅的动作描写真实、精妙,栩栩如生,再加上一连串的象声词“吧嗒吧嗒”“蹦蹦蹦”“噗噗噗”“嗤——”,让一个抽旱烟的观棋老者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留一城记忆在沱江水畔》是一篇非常美好的散文诗。“留恋”“依在”“嗅着”“倾斜”等一连串的动词刻画出了作者沉浸在凤凰古城的美好、恬静之中,尽情地享受着这份慢时光的美妙。行文缥缈而朦胧,如一行行诗,慢慢浸润了读者的心。
《枕着秦岭入眠》不愧是获得冰心散文奖的作品,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散文集。它让我们在作者的情感世界中穿梭,感受着亲情的温暖、自然的美好、人生的智慧以及文学的魅力。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走进这本书,从中汲取力量,收获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