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举行深化拓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新闻发布会

525家执法机构被纳入监管平台

2025年07月02日 字数:1252

  6月26日,榆林市举行深化拓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新闻发布会,榆林市司法局、榆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相关情况。
  记者 郑玮 文/图

  榆林市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推出多项创新举措。榆林市全面推行“扫码入企”制度,“驼城扫码入企”服务平台于6月19日正式全面上线运行。目前,该平台已录入全市525家执法机构、7220名行政执法人员信息,这一平台是榆林市司法行政系统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创新成果。
  榆林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宏介绍,执法人员入企检查前,需通过“驼城扫码入企”小程序提交检查计划,详细填写检查事项、时间、人员等信息,生成专属检查码。入企时,执法人员需“亮证亮码”,企业可通过扫码核验检查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接受检查。
  今年以来,榆林市司法局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乱罚款、乱收费、乱检查、乱查封等“四乱”问题,通过官网、公众号等渠道公开征集问题线索,目前已收集线索110条,办理监督案件7件,并以此为切入点,全面开展涉企行政执法内部监督。
  榆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体制改革科科长李宁详细介绍了该局在审批制度改革及政务服务领域实现的“五个方面突破”,通过标准化、数字化、便民化改革“组合拳”,为市场主体注入强劲动能,树立西北地区政务服务高效化新典范。
  榆林市持续开展“三个之外无审批”专项行动,推动89项“应进未进”政务服务事项,目前大厅已入驻67个部门单位、1552项事项,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同标准办理、线上线下同步精简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驻厅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按照“能减尽减”原则,最大限度精简申请材料。
  榆林市全面启动星级政务大厅评定工作,目前,已完成12个县市区、2个管委会及6个市本级分厅星级大厅的评定工作,持续在双休日、节假日开展政务延时服务,扩大服务范围,由原来17个部门的602项延时服务事项拓展到现在19个部门的691项事项。“全年不打烊”已经成为榆林市政务服务的新标杆。
  榆林市全面推广网上中介超市,要求财政性资金采购中介服务必须通过平台公开选取,目前,榆林市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共有67个中介服务事项,覆盖工程建设、评估评价等关键领域。榆林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中介机构监督管理的通知》,通过日常工作考核和星级评价规范中介机构服务行为。截至目前,网上中介服务超市(榆林)共入驻133家中介机构,其中榆林市本级73家、其他各县区合计60家,已完成93家中介机构的评价工作。
  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靳晓华向媒体通报了全市“一张图”数据管理体系建设成果。该体系全面赋能空间治理现代化,为强化空间要素保障、优化资源开发利用、提高城市空间治理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榆林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级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可获取12颗卫星原始数据,每月生产2米分辨率影像,每季度生产0.8米分辨率影像,并完成2019、2022两版全市域0.2米高清航飞影像。值得关注的是,榆林市已完成全市4.3万平方公里地形级实景三维模型、中心城区540平方公里城市级三维模型、大比例尺地形图和不动产分层分户部件级模型,并建立数据更新维护机制,推进成果更新迭代。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