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炉石,岁月情长

2025年07月01日 字数:2042

    (图片由AI生成)
  
 ■张俊英
  作为女士,钟爱石头的不多,我也不例外。但是,若干年前,朋友和我聊起陈炉石,我却动了凡心。于是,第一次和石头有了交集的,就是陈炉石,从此心中便有了观赏石的概念。
  两块沉甸甸的石头吸引了我:用之相互敲击,其音铿锵悦耳;仔细观看,这浅灰的颜色质朴、自然,给人一种沉稳、厚重的感觉;用手触摸,其质地坚硬而润泽,手感细腻、沉静,有一种温润如玉的感觉。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去陈炉镇的路上,竟然多了一些“陈炉奇石馆”。兴之所至,我挨个拜访,原来陈炉石竟然是一个大家族。它不仅有浅灰色,还有淡黑、深黑、土黄、灰白等颜色,其造型也如此多姿,有的如峰峦叠嶂,有的似奇峰突起,有的像碧海深潭,有的本身就是一幅连绵的画卷,让我大开眼界。最后,我又请回了一方有缘的长方形奇石:石上景象宛如宽阔的草原,远处峰峦影影绰绰,天上白云朵朵,两只雄鹰在峰峦之上尽情翱翔。它的底边平直,正好放在书架上。而后,伏案久了,我会凝视这“远方”的草原,让绿色唤醒迷茫的眼眸,让雄鹰放飞滞涩的思绪。看得久了,仿佛和这远山草原有了感应——斗室里专属于自己的天下。
  两年前有幸参观了王益区川口的“陈炉石奇石艺术馆”。和朋友们一样,我大喜过望,兴致勃勃地走进这座规模宏大的奇石殿堂。这里的馆藏和前面看到的相比,系统、规范、精致,竟然有十二生肖、文房四宝、西游记等奇石组合,大家对这些组合啧啧称赞,尤其是文房四宝,不仅仅有笔墨纸砚,就连镇纸、油灯、笔架、篆章都有了,引得大家在这个展区拿起笔描摹并拍照留念。我猜想,定是许多生前酷爱文墨、壮志未酬的文人雅士的英魂不散,其精诚感动上苍,方遣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成就了如此精妙的文房逸品,令人称奇叫绝。
  看到一方奇石上,好似有一群勇士攀登悬崖,他们站在前人的肩上,拼命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攀登任务,令人震撼不已。被命名为“秦始皇”的奇石,让我看到了“千古一帝”的气魄和威仪。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皇帝,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文字、度量衡和货币,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这方陈炉石就像是赳赳大秦留下的一座丰碑。其他诸如“马踏飞燕”“金蝉”“玉玺”等奇石,观其形便知其名,也令人印象深刻。
  也许是和陈炉石有缘,不久前,我在王益区李家沟的“陈炉奇石城” —— 金宝轩“陈炉石美术馆”内,看到了更加令人震撼的陈炉石。这座奇石城占地6000多平方米,分精品厅、普品厅、毛品厅和藏品厅等,收藏的各类奇石有一万多方,令人叹为观止,让我深信,陈炉石不是普通的石头,它是记载着古代文明符号的奇石。
  馆内,各种奇石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古朴神秘的陈炉石,宛如天然雕琢的艺术品,是大地馈赠给人类的宝库。秦王立扶金银车巡游,车盖轩昂,驾夫神扬,骏马蹄如风。将相和人物性格鲜明,意蕴绵长。廉颇身躯伟岸,双臂反缚荆条,昂首直陈,请罪之态毅然决然,前倾的身姿尽显恭敬与谦卑;蔺相如宽袍大袖,胸怀天下,颔首低眉,拱手行礼,谦和之姿毕现。曹孟德居高临海,迎风而立,气势恢弘……我们仿佛穿越千年,与观者对话。
  “敦煌经卷”的颜色呈黑褐色,卷曲的经卷仿佛历经沧桑,粘连在一起,如丝如绢的质地,却斑驳沧桑、古韵悠悠,仿佛从岁月深处走来;两块奇石如断裂的船体,让观者顿感惊涛骇浪的凶险,目睹这些船骸,不由得缅怀前人与大自然搏斗的智慧和勇气。“秦砖汉瓦”给人以视觉冲击,上方是斜立的瓦,下方是稳固的石,精美的字形,神秘的图案,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讲述着岁月深处的故事。
  一方“地层结构”,宛如真实的地层化石。沧海桑田,江河变迁,有迹可循;卵石泥层,纹理清晰可辨。“溪山”春意盎然:小溪清流,深潭泛波,人游其岸,水在心中,情景交融,美不胜收。“云丫”精灵古怪,云有态,风有势,云借风势,飘逸自生,两只可爱灵动的眼睛,造就了石的生命和灵魂。“神州”之石呈弧盖形,间有坑洞,白色纹理如道路,纵横交织,纹理粗犷,石质细腻,犹如高空俯瞰下的神州大地,开阔苍茫……
  一万多方陈炉石造型千姿百态,质地坚硬温润。面对这些如文物般的陈炉石,感受到的是神秘、古朴、雄浑。人游其中,犹如观先祖遗存、太空万象,犹如踏巡万水千山。
  是的,在“陈炉奇石馆”看奇石,你会觉得这成岩于五亿年前,纹理如浮雕、形态天成的石头就是具象的时空,就是宇宙万物。“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曾经百思不得其解,在一方方的陈炉石上,我看到了苍天是神秘的青色,大地是温暖的黄色,宇宙在形成之初是混沌和广阔无垠的。对于天道的高远和地道的深邃,我有了一点懵懵懂懂的认知。
  在这里,你会看到文明古国发展进程中的诸多因素和文化符号,陈炉石承载着丰厚的内涵,是代表中华文明的天然载体,所以它才会享有“青铜之骨”“秦俑之威”“汉画之韵”的美誉,才会尽显博古雅韵。
  陈炉石,岁月情长。有幸遇见,是机缘,更是造化。它何止是自然的馈赠,分明是大地封存的史诗;它岂止是岁月的见证,俨然是时空凝结的舍利。它从陈炉古镇的黄土中诞生,历经数亿年岁月洗礼,向我们传递着古老大地的神奇密码。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