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不是越瘦越好!
健康体重这样管理
2025年05月14日
字数:774

(图片由AI生成)
“千金难买老来瘦”这句话在老年群体中广为流传。因此,很多老年人都把瘦视为健康的象征。其实,体重是反映健康的重要指标,过轻或过重都可能会增加疾病风险。
太瘦、太胖都有健康风险
老年人体重超重或过度肥胖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患病风险,还会加重关节负担,并诱发关节炎等疾病;体重过轻又会增加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风险;体重异常还会影响身体免疫系统,也可能导致肌肉减少症,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险。
老年人如何科学管理体重?
老年人应定期检测体重、身高、腰围等数值。体质量指数(BMI)是全球公认的反映身体健康情况的重要指标。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适宜范围与体重管理指南》,高龄老年人适宜的BMI范围为22~26.9。
在体重评估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另一项指标是腰围数值。腰围数值可用来判定是否为腹型肥胖。腹型肥胖又被称为内脏型肥胖、中心型肥胖和向心性肥胖。《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2021)》中提到,男性腰围数值≥90cm、女性腰围数值≥85cm就可以判定为腹型肥胖。因此,结合BMI数值和腰围数值两个指标进行判断,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老年人在发现体重出现异常变化时,应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得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干预措施。
规律锻炼和合理膳食很重要
规律锻炼:老年人应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包括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力量训练(如哑铃、弹力带练习等)和平衡性训练(如单腿站立、瑜伽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肌肉质量和力量,以及提升身体的平衡性和灵活性,减少跌倒的风险。
合理膳食:老年人要做到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可以多摄入一些鱼类、蛋类、豆类、蔬菜水果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控制热量,老年人应避免高油、高糖、高盐的食物,减少对超加工食品的摄入;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食物,从而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
记者 郭璟霖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