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年
2025年04月29日
字数:1842

(图片由AI生成)
■马光辉
人到中年,犹如一幅堆满各种颜色的山水画,不仅有历经风雨涤荡的沉稳与厚重,还有被岁月洗礼沉淀后的豁达与从容;既是承载着对自己过往的回忆与未来的憧憬,又是连接家庭与社会责任担当的交汇点,更是用智慧活着,不断走向成熟,以“世事洞察兼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游刃与泰然行走社会、诠释人生。
人到中年,也许在别人眼里,自己啥都不是,但对家庭、父母、孩子来说,就是一片天。步入中年,我们肩上的担子渐渐沉重,上有年迈的父母要赡养,下有子女学业婚姻要操心,中有家庭的一日三餐柴米油盐要去解决,身上满满当当的都是责任,肩上总是沉沉的担子,一刻都不敢停下前行的脚步。父母年事渐高,身体不再像以前那般硬朗,思维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敏捷,走路的脚步慢了、碎了,行动也迟缓了。作为儿女,不得不为父母健康操心,不得不留出一些时间陪伴父母。比如,周末陪父母聊聊天,说说过往的人和事,拉拉族里和村里的家长里短,让他们不再孤单无聊。他们需要我们更多的陪伴与照顾。比如,不论自己多忙、多辛苦,都要尽量抽时间多给父母一些问候,即使不能回家,也要每天打个电话问问父母的生活状况,有时多一份孝心、多一点牵挂,能让我们的人生少留些遗憾。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我们的人生只剩归途。
鲁迅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人到中年,为孩子的教育、工作和婚姻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比如,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择校和迎来送往,从小学到中学的陪伴,以及考上大学后外出就读的牵挂,有时为了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将来能考个好大学、找份满意的工作,我们竭尽全力、不惜一切地托关系、找门子,为他们的学习、就业创造良好环境。人到中年,是家里的顶梁柱、父母的依靠、妻子的肩膀、子女的榜样,不论遇到何等的坎坷与艰辛,都不敢有丝毫懈怠,不能有一星半点的退缩,唯有咬紧牙关地勇往直前才是王道。
人到中年的我们历经数年的打拼,在事业上逐步站稳了脚跟,在工作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社会上拥有了一定的人脉资源,不再像年轻时那般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孤芳自赏,而是更加注重交际,更加懂得人情世故,学会如何在复杂多变的职场环境中游刃有余地行走,怎样与不同性格的人合作共事。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也不再轻易退缩,而是凭借着多年的经验与智慧,沉着、冷静地去应对。逐渐地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工作和事业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唯有自己有价值,方可有用,方可获得别人的赞誉,否则自己将一无是处,慢慢地会被社会淘汰或遗弃。人到中年的我们懂得了想开、学会了放下,不再为名利而奔波,不再为琐事而烦心,而是回归那份曾经的热爱与执着,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断奋斗。
人到中年的我们历经了岁月的洗礼,让自己的感情更加丰富而深沉,懂得珍惜父母、妻子、孩子和兄弟、姊妹等身边的人,珍重那些陪伴自己走过风雨的知心朋友,感恩那些一路走来扶持和帮助过自己的贵人,感谢那些曾经给自己使绊子或挖坑的人。同时,人到中年的我们也更加懂得了爱自己,不再为了迎合别人而委屈自己,而是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不再关心别人的生活,而是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忙碌中为自己留出一片宁静的空间,去阅读一本好书,去欣赏一场电影,去享受一段独处的时光。人到中年的我们,更加懂得了如何在爱与被爱中找到平衡,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温暖与阳光。
人到中年的我们经历了岁月的磨砺,慢慢变得成熟和睿智,不再冲动与鲁莽,而是学会了遇事三思而后行,懂得了如何以平常心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不再为一时一事的挫折而气馁,不再为一时一事的成功而沾沾自喜。逐渐地明白,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不在于一朝一夕的胜负,而在于能否坚持跑到终点。唯有学会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的发展和现实中的问题,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压力,才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自己的原则与底线,不再轻易被他人左右,不再被莫名的人利用。唯有用智慧去化解工作和生活中的矛盾,才能使自己有历经沧桑的从容和阅尽千帆的淡然,使自己的生命在岁月沉淀中逐渐升华。
人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在负重前行。当岁月的刀在我们粗糙的脸上刻下印痕时,却将智慧和成熟的种子播撒在我们的心田;当我们不再为青春的逝去而叹息时,却会更加珍惜当下的时光,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当我们在责任与担当中成长、在事业与情感中沉淀时,却会使自己的生命之花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不断地以智慧与从容、豁达与淡定,执着而真挚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迎接着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