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酒店”新路径

华阴市让传统文化“住”下来、火起来

2025年04月29日 字数:931

  华阴老腔、华阴迷胡等在华山脚下的华山客栈精彩上演。
  
  阳光讯(记者 杨月锋 通讯员 王会军 王渭 文/图)“五一”前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华阴迷胡(又称“眉户”“曲子”“清曲”,广泛流传于陕西、山西、甘肃、宁夏等地)等在华山脚下的华山客栈精彩上演,让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在饱览华山秀丽风光的同时,沉浸式感受国家级非遗文化的魅力。
  作为华山景区重要的游客接待场所,富有特色的侠文化主题酒店华山客栈日常接待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华阴市文旅部门精心组织开展“非遗文化进涉旅企业”活动,将“侠文化”与华阴老腔、华阴迷胡、华山戏法等非遗项目深度融合,打造“酒店+非遗”体验空间,旨在推动非遗文化“破圈”传播,让游客领略到非遗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华山客栈小剧场,被誉为“黄土高坡上最早的摇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艺人们身着传统服饰,手持板胡、梆子、锣鼓等乐器,以高亢激昂的唱腔表演《古歌》《新唱》《陕西十大怪》等剧目。艺人们粗犷豪放的表演与铿锵有力的节奏完美融合,令游客震撼。从金戈铁马的战争史诗,到充满烟火气的民间生活,一首首古老曲目,仿佛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梦回历史的感觉。与华阴老腔的粗犷豪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曲调委婉细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迷胡。演员们表演细腻动听,板胡弦音如泣如诉,将一个个生动故事娓娓道来。经典曲目《十二把镰刀》展现出劳动人民的质朴与勤劳。婉转悠扬的旋律如潺潺溪流,浸润着观众的心灵。
  据了解,非遗文化演出进景区活动将持续开展,每周末在华山客栈定时举行。在“五一”假日期间,每天都将上演,每次演出时间约为45分钟。华山客栈文艺部负责人李豆豆说:“作为游客聚集的平台和传播非遗文化的窗口。让非遗文化走进客栈,既能丰富游客的旅行体验,也能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实现文旅融合双赢。”
  “非遗+酒店”新路径,不仅激活了非遗传承活力,同时还带动了酒店、景区、文创等产业链协同发展。华阴市文化馆馆长王妮说:“将华山景区酒店与国家非遗文化表演相结合,打造‘非遗驻酒店’的文旅品牌,是我们文旅融合的一次重要尝试。这样不仅能吸引更多游客参与非遗体验,形成新的文旅热点,还能推动华山旅游业发展,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