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千万工程”之笔 绘宜君沃野“丰”景

2025年04月28日 字数:1057
  ■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张国玲
  近年来,铜川市宜君县在健全“五个一”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确定了“十抓十解”的工作思路,围绕“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全力抓好稳粮保供、特优产品转型、产能提升、改革赋能等重点工作,着力提升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乡村全面振兴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
  当下,春回大地,万象“耕”新,“千万工程”经验在宜君大地上不断开花结果。
  “我们农产品精深加工厂是由云辉村、文兴村、石堡村3个非贫村集体通过‘村村联合’方式建成的,生产玉米糁、荞面、麦仁、小米等系列产品,利用集体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力争2025年的村集体收入能够突破20万元。”宜君县西村综合服务中心组织员张文娟说。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扭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近年来,宜君县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关键之举,持续聚焦农业现代化,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特优农业、品牌农业、数字农业,狠抓苹果、玉米、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发展,建成了42.9万亩玉米、14万亩苹果、10万亩核桃、30万亩中药材(包括野生抚育20万亩)及年出栏生猪10万头、肉兔25.5万只,生产食用菌300万袋的农业产业基础。宜君核桃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识认证产品,并获得了陕西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
  在做大主导产业的同时,宜君县进一步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努力实现农产品精深加工成形成势。此外,宜君县还把发展新业态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新路径,积极探索乡村发展新模式,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有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筑牢产业根基,促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范围不断延展、内涵不断丰富、成果不断放大。
  宜君县遵循村庄发展规律,按照“点上示范出彩,线上连片成景,面上美丽宜居”的和美乡村建设思路,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总目标,紧盯“农民持续增收”这个中心,坚持“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加强牵头统筹,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地搞好乡村规划建设,全面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热潮。
  截至目前,宜君县高质量完成了37个村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已建成3个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在建9个省级示范村;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6座、氧化塘12座、生态涝池38座,建成卫生厕所维修管护站10个,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6.4%以上。下一步,宜君县将继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