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融合”谱新篇 全域善治绘宏图
渭南创新乡村治理模式结硕果
2025年04月25日
字数:675
阳光讯(记者 杨月锋)4月24日,渭南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渭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正县级督察专员庞军博向社会各界重磅发布渭南乡村治理领域的创新实践与阶段性成果。一幅以“三治融合”为笔、以“四个提升”为墨绘就的乡村治理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据庞军博介绍,近年来,渭南市将“三治融合”作为乡村治理的核心引擎。以自治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全市行政村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构建“一约四会”治理架构,让群众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人翁”;以法治筑牢乡村治理“稳定基石”,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推动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以德治厚植乡村治理“精神沃土”,深度挖掘“家风家训”“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乡村春晚”“非遗展演”等超200场文化活动。
在全域推进乡村治理进程中,渭南探索出“四个提升”新路径。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党委+功能性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提升基层治理网格化水平;通过模式创新,增强解决治理难题的能力;以改革赋能,坚持“消薄”与“培强”并重,实施“十大模式”,建成覆盖10个县区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盘活规范6.2万份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涉及金额8亿元,为乡村治理注入强劲动能。
因地制宜的政策之下,渭南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治理样板。韩城市板桥镇以文化产业为抓手,实现“文化聚力焕新风”;合阳县东马社区融入革命精神,以“红色基因赋能基层善治”;富平县新庄村探索“五治融合”,全方位推进治理;华阴市晓鹏村构建“四社一站”全链条治理格局。
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针对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协同发展、多元化治理模式的成效等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据庞军博介绍,近年来,渭南市将“三治融合”作为乡村治理的核心引擎。以自治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全市行政村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构建“一约四会”治理架构,让群众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人翁”;以法治筑牢乡村治理“稳定基石”,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推动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以德治厚植乡村治理“精神沃土”,深度挖掘“家风家训”“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乡村春晚”“非遗展演”等超200场文化活动。
在全域推进乡村治理进程中,渭南探索出“四个提升”新路径。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党委+功能性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提升基层治理网格化水平;通过模式创新,增强解决治理难题的能力;以改革赋能,坚持“消薄”与“培强”并重,实施“十大模式”,建成覆盖10个县区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盘活规范6.2万份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涉及金额8亿元,为乡村治理注入强劲动能。
因地制宜的政策之下,渭南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治理样板。韩城市板桥镇以文化产业为抓手,实现“文化聚力焕新风”;合阳县东马社区融入革命精神,以“红色基因赋能基层善治”;富平县新庄村探索“五治融合”,全方位推进治理;华阴市晓鹏村构建“四社一站”全链条治理格局。
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针对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协同发展、多元化治理模式的成效等热点问题进行解答。